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以商引商、集群化发展 中美嘉吉生物高科技产业园助力东北振兴

2021-06-22 21:10:00 来源: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6月22日讯(记者 畅帅帅)栽梧桐树,才能引凤凰来栖。留住一只凤凰,才能引得万千凤凰留驻,形成生生不息的生态循环。

  发展地方经济也是一样,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是吸引优秀企业的关键,留住及培养一家龙头企业,以商引商,形成产业生态,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腾飞”。在吉林松原,就有一个典型案例。

  共享共赢 松原玉米深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初具规模

  6月18日,中美嘉吉生物高科技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举行新项目集中投产仪式,其中旭鑫36万吨玉米胚芽压榨项目、爱普8万吨焦糖色项目、睿圣6万吨玉米蛋白肽项、奥谷5万吨海藻糖项目和百奥100吨β-烟酰胺单核苷酸项目正式投产。嘉奥4万吨赤藓糖醇项目已经落地并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据了解,几个项目背后公司大多是嘉吉的下游合作伙伴。上海爱普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是最早入驻中美嘉吉生物高科技产业园的企业之一。依托嘉吉在玉米深加工产业链的原料和服务,爱普开展了8万吨焦糖色素生产项目。

  “中美嘉吉生物高科技产业园为爱普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增值服务,我们很高兴能把一些重点项目放在园区内运营。”爱普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魏伟伟表示。

  嘉吉中国区总裁刘军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新项目集中投产也标志着产业园内玉米深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初具规模,是产业集聚,也是产业升级。产业园依托嘉吉生化有限公司作为园区的核心企业,起到产业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企业聚集、优势互补的作用,带领区域内相关企业快速发展。

  实际上,不只是示范引领,中国网财经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奥谷公司介绍海藻糖项目的负责人胡洪君此前是嘉吉的员工,现在是奥谷的项目经理。刘军说,落在产业园的企业,不但更贴近生产原料,锁定原料供应,也可以从园区和嘉吉获得基础设施、物流、产品创新、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服务,促进实现全面的共享、共赢。

  以商引商 集群化发展助力东北乡村振兴

  从总体情况来看,产业园于2017年6月开始建设,园区位于吉林松原经济开发区内,总占地面积371万平方米。2018年,经开区投资约3.4亿元为园区新增面积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中国网财经记者了解到,截止2021年5月,嘉吉公司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相继落户了6个项目,现行投资超7亿元,达产后销售收入预计超20亿元。园区集聚了一批来自吉林、河北、江苏和上海的优秀企业,市场辐射全国和世界各地。产业园推动了玉米向下游产品的深度转化,实现产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基本形成了链条完整、体系健全的产业集群,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需要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集群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行业按产业集群模式发展,多个省、市制定政策或规划,旨在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构建和完善。

  此外,嘉吉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松原联合启动了农业风险综合管理试点项目。这一为期3年的试点项目将在中国吉林省松原市开展,嘉吉将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捐赠100万美元用以减少和消除5000余玉米种植农户面临的风险,帮助他们提升粮食安全水平,同时增强农村社区的抗风险能力。

栏目导读

三线收红,沪指站上3600点,芯片成市场焦点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

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

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

乌兰察布农商行因违规向单一客户超比例授信等被罚150万元

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

垃圾食品穷途末路,卫龙押宝IPO是苟延残喘?还是冒险一博?

  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

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警告

  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