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沪深两市涌现的大牛股中,有不少是“更名概念股”。通过变更股票名称,上市公司更好地展示了公司主营业务、提升市场认知度,从而受到资金关注。分析人士表示,上市公司更换股票名称,本质上是切换赛道。从传统行业进入高景气赛道,估值体系相应发生改变,但高估值同样需要业绩高增速的支撑,市场关注点最终仍要落脚到业绩上。
为何主动更名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更换股票名称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上市公司主动变更证券名称;另外一种是上市公司被动改名,如股票被ST或者摘除ST。第一种情况往往牵扯到公司主营业务变动等重大事项,因此更受市场关注。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两市共有263家上市公司更换股票名称,其中“摘帽”“戴帽”的有210家,上市公司主动变更股票名称的有50家,另外还有3只科创板股票因摘“U”而变更名称。
主动更名的股票中有不少是今年的大牛股,更名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大股东发生变化。比如近期大涨的汉马科技,公司前称为华菱星马,更名原因为“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李书福。二是公司主营业务发生变更。比如云鼎科技,公司前称为山东地矿,2020年山东地矿进行战略转型,将原有低效业务全部剥离,同时收购北斗天地股份有限公司68.35%股权和山东兖矿国拓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90%股权,由此转变为一家新技术企业。出现类似情形的还有奥园美谷、蔚蓝锂芯等。
关注“名副其实”优质标的
提起更名概念股就不得不提岩石股份,福建豪盛、利嘉股份、多伦股份、匹凸匹都是该股的曾用名,该公司被投资者戏称为A股“更名王”。公司业务方面,岩石股份先后涉及房地产、矿产、互联网金融、白酒等赛道,可谓是哪个赛道热就往哪个赛道转;从K线走势看,暴涨暴跌是该股的常态。
岩石股份案例说明,即使适时切入当时市场最大的风口,但如果业绩不能兑现,短暂拔高估值过后,股价就会“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这种案例不在少数。2020年3月11日,览海投资更名为览海医疗,刺激股价连续大涨,期间累计涨幅一度超过60%,但随后股价持续下跌约1年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走牛的更名概念股大多是踩准了当下市场热点,比如新能源汽车、医美等。客观看,提振股价的因素更多是来自估值端、情绪面。
有市场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变更股票名称能够提升市场辨识度、增强品牌效应,但改名容易、转型难。如果只是单纯利用更名炒作股价,一旦市场热潮退去,其“真容”就会暴露无遗。建议投资者理性分析,多关注那些既“人如其名”又“名副其实”的优质股票。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