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险“越来越瘦”了!
曾几何时,万能险是某些新锐保险公司冲刺排名,进阶行业前十宝座的利器。
然而,万能险从2016年占人身险公司总保费最高34%的历史峰值后,就一降再降。
万能险“越来越瘦”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是监管强力引导保险业“回归保障”的要求,也是险企加大长期高价值业务,落实“保险姓保”的必然选择,还有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的约束要求等等。眼下一些险企的万能险趸交产品基本是限额销售,这自然就不难理解了。
在诸多的因素中,险企投资能力的约束无法回避。
众所周知,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险资近年来整体的投资收益水平并不乐观,监管也早就看在眼里。为了进一步防止出现利差损给全行业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去年8月份,监管部门曾给部分险企窗口指导意见,万能险结算利率最高不能超过年化5%,目前市面上万能产品的结算利率总算有了天花板。
那些投资能力出众的险企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而那些投资收益率“不咋地”的险企,日子却有些窘迫。有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投连险账户的最高收益率为19%,收益最低的账户为-10%,其他账户的收益率普遍在-10%—10%之间波动,“十个指头不一样长”正常也不正常。
近年来银行存款的利率中枢不断下移,但市面上大多数险企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并没有随之大幅走低。哪怕是“咬着牙”拆东墙补西墙,也不敢把万能险的结算利率给得太低,因为客户流失、流动性压力以及市场份额丢失,哪一样都是险企不能承受之重。
万能险成了众多险企产品体系中“鸡肋”般的存在。一方面,不赚钱的买卖要控制规模;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客户的黏性,相较于其他类别的金融理财产品,安全性、流动性都不错,且结算利率“还可以”的万能险不但可以给险企带来现金流,还可以提高客户留存率,避免市场份额骤降的难堪。因此,限额销售万能险的策略成为“弃之可惜”的无奈选择。
险企投资和承保的“两只轮子”从来都是互相驱动和彼此给力。承保业务带来丰沛的现金流为投资活动持续“输血”,投资获得的丰厚利润反哺承保业务茁壮成长,支持险企开发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二者相得益彰才堪称完美。
在投资收入难以覆盖产品利息支出的极端时刻,有的险企会动用资本金兑付。如若此事成为现实,那么,“越来越瘦”的万能险,隐约可见保险业风险隐患——利差损。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