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英人寿、中意人寿、富德生命人寿等多家险企出于2023年投资收益率下滑、业绩承压、降低负债成本的现实需求,对保险经代渠道产品进行费率调整,品种涉及终身寿险、年金险等储蓄类产品。未来,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或还有下调空间
“为满足‘报行合一’要求,这几天我们有十几款保险产品下架调整。”上海一家保险经纪公司保险经纪人向上海证券报记者透露。
记者从业内获悉,为严格执行“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产品条款和费率”(即“报行合一”),保险公司近日密集对保险经代渠道产品费率进行调整。业内专家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保险公司有着强烈的降低负债成本的现实需求,严格执行“报行合一”,有利于保险公司的渠道成本下降至合理水平,实现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保险经代渠道产品集中调整
近日,中英人寿、中意人寿、富德生命人寿等公司对保险经代渠道产品进行费率调整,调整品种涉及终身寿险、年金险等储蓄类产品。
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等保险经代渠道是保险公司的第三大销售渠道。同业交流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约2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7%,占行业总保费的5.6%。
险企人士表示,保险经代渠道在我国保险业保费贡献中占比并不高,但由于代理人渠道、银保渠道构建成本较高,因此保险经代渠道是许多中小保险公司的主要销售渠道。佣金等费率的下调,对中小保险公司有不小的影响。
不过,从长期来看,保险经代渠道严格执行“报行合一”,可以有效避免中小保险公司恶性费用竞争及导致的“费差损”风险。
“目前来看,因为产品的预期收益等指标没有改变,加上老百姓对储蓄型保险的需求依旧较高,销售端短期还没有受到较大的影响。”上述保险经纪人说,最令他担心的是储蓄型产品的预定利率可能还会下调。去年,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已从3.5%降至3.0%。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还有下调空间
市场利率持续下行是未来的大趋势,而保险产品收益率与市场利率变动高度相关。
当前,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3%左右,3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5%左右。相比之下,部分预定利率3%的储蓄型保险产品依旧有吸引力。
国泰君安非银金融研究团队预计,银行利率下调将继续促进居民提升储蓄型保险的购买意愿;而供给侧上市险企通过拉长产品期限优化业务结构,叠加“报行合一”对费用端的改善,预计新单和价值率将得到双重提升,驱动2024年第一季度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实现较快增长。
然而,负债成本与资产收益变动幅度不匹配,寿险业会积累“利差损”风险。从降低负债成本考虑,未来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还有下调空间。东吴证券非银金融研究团队表示,需要关注2024年上半年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再次下调的可能性。
预定利率下调预期下,消费者要警惕保险营销员的“炒停售”行为。业内专家提醒,保险产品3%的预定利率并不是投资收益率,而是保额增长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明表示,消费者要充分了解保险产品的期限。若未来有大量资金需求,则不适合购买长期保险产品;还要充分了解保险产品的风险特征,如果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不建议购买具有较强投资属性的保险产品。
上市险企2023年业绩承压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无论是严格执行“报行合一”,还是下调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保险公司都有强烈降低负债成本的现实需求。
投资收益率的不断下滑是驱动保险公司降低负债成本的直接因素。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我国保险业年化财务收益率约2.23%,较2022年末下降1.53个百分点。
保险公司业绩表现也直接受到投资收益率下滑的影响。东吴证券非银金融研究团队预计,在可比口径下,2023年A股上市险企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3.3%。由于追溯2022年利润基数,预计非可比口径下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5%,但现金分红或超预期保持平稳。
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如何寻找一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以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显得尤为紧迫。有业内人士认为,保险业要回归保险保障本源,保险公司须从客户的视角和长期发展的角度去改革渠道、产品和服务,沉下心来提升发展质量。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