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月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迎有史以来最大降幅后,本月两个期限的LPR均维持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3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3.95%,均与上个月持平。
多重因素“维稳”LPR——作为LPR定价基础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没有发生改变;前期降准、5年期以上LPR大幅下调等效果正在显现;银行净息差承压,LPR短期内下调空间受限。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MLF利率作为LPR报价的锚定利率,其变动会对LPR产生直接有效影响。在稳汇率外部压力和经济企稳向好等因素考量下,3月MLF实现“平价缩量”续作,使得本月LPR报价调降的概率大幅降低。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当前LPR进一步下行的迫切性减弱。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当前的政策重点是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在全面降准及5年期以上LPR下调后,推动银行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量增、价减”。尽管3月两个期限的LPR维持不变,但当月新发放居民房贷利率和企业中长期贷款利率都将有一定幅度下调。
商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承压也是LPR“按兵不动”的重要原因。2023年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69%,再创历史新低。温彬表示,上个月5年期以上LPR大幅下调及后续的重定价效应,容易形成超低利率贷款,进一步加大银行息差收窄压力,LPR短期内没有再度下调的空间。而伴随贷款利率继续下行,净息差下行趋势可能延续,低利率、低息差将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银行进一步调降LPR的空间也在大幅缩窄。
展望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中国人民银行或将降低MLF利率等政策利率,以引导银行降低存款利率,继续推动LPR有序下行,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政策利率、市场利率、存贷款利率都还有下降的空间和可能。降准也仍然是货币政策未来的可能选项。中国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量价并举、长短结合,在总量上保障流动性更加充裕,在价格上适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在结构上加强“精准滴灌”,进一步稳定经营主体信心和预期。
5月27日,三大指数开盘后下行震荡,触底后拉升翻红,剧烈拉升触顶后高位调整,午后,指数下行红盘震荡,尾盘走势较强。截至收盘,沪指涨0 4
2021-05-27 16:43原标题:屡屡被罚隐现掉队尴尬 优酷爆款出圈难掩业绩亏损日前,优酷(NYSE:YOKU)因提供含有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互联网文化产
2021-05-27 16:465月27日讯 昨日晚间,乌兰察布银保监分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处罚信息显示,乌兰察布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贷款管理严重
2021-05-27 21:38卫龙究竟是辣条第一股还是垃圾食品第一股? 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辣条一哥向资
2021-05-28 10:3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日前,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飞澳斯医药集团)因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被江苏省药监局警告。
2021-05-3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