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首套房购买者的资金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新政策旨在更好地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具有精准施策、因城施策的特点。我国房地产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只有坚持“因城施策”,才能避免误伤刚性需求,精准满足购房者合理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首先,精准性体现为“首套房”利率变化,直指刚需群体,并不涉及二套房利率调整。此前,首套房利率下限为“不低于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即4.1%。尽管新政策对利率下限调整的表述为“自主决定维持、下调或取消”,但市场普遍认为“下调”的概率较大,因为近期银行业已普遍下调了存款利率,这为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行打开了空间。
其次,精准性体现为仅适用于“部分城市”。根据通知,这些城市必须满足“2022年6月份至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均连续下降”的条件,方可放宽首套房利率下限。根据市场机构预测,满足以上条件的城市约为23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均不在列。新政策有助于满足二、三线城市的新市民购房需求,也有利于缓解个别城市住房供给相对过剩的矛盾。
再次,精准性体现为“新发放”贷款,意在进一步降低新购房者成本。为何不涉及存量房贷?今年以来,与房贷利率挂钩的5年期以上LPR已出现3次下行、降至4.3%,较大幅度减少了居民的利息支出。进一步降低“新发放”房贷利率,可以更精准地触达收入波动群体、新市民群体等,进而更充分地释放刚性住房需求。
最后,精准性还体现在调整的阶段性。通知要求,在今年底前,阶段性放宽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一方面,能够避免市场陷入长期观望,抚平看涨、看跌等不稳定预期;另一方面,向市场释放了“精准滴灌”信号,避免了“放水”误解。
符合条件的城市要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进一步降低购房居民的利息支出,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各地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指导下,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数字科技地产分会主办,钛媒体集团承办的2021中国房地产数字峰会于2021年5月28日在上海隆重
2021-05-29 16:26中国地产业走过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可是说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当前行业环境下,外部风口缩紧,房企躺赢时代不再,越来越多的房企在战略上强
2021-05-31 11:5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据上海市房屋管理局网站消息,近日,上海市加强住房租赁机构监管,暂停了上海阅信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上海金曙
2021-05-31 12:006月1日,中指研究院发布2021年5月百城房价报告。报告显示,5月全国百城新建住宅均价16006元 平方米,环比上涨0 34%,涨幅较上月扩大0 11个
2021-06-02 00:40最近,市场冲高震荡,新股表现疲弱,动不动就天地板跌停,3天就破发,新股中签还亏钱。上午,好好的在3600点盘整的A股,突然快速跳水,尤其
2021-06-02 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