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旅游高峰,记者调查发现,使用假地址的“幽灵民宿”依然潜伏在一些旅游平台,给消费者出行带来困扰。(6月14日《工人日报》)
事实上,“幽灵民宿”并非突然出现,它本就是民宿发展中的“异化产物”。早期,新兴民宿主打的就是小而美的精致装修以及个性化的居住体验,而传统旅馆的三要素(选址、交通及门面)并不是其优势。君不见,在路边能一眼就看到的,大多是品牌连锁酒店;而精品民宿,则有相当部分“藏匿”在热门商圈或热门景点周边的“旮旯位”,一般在商住两用的办公楼、住宅小区、或较为偏僻的街角小巷里。这些民宿选址看似离中心地段很接近,但实际还是有一定距离。商家为了打消消费者的交通顾虑,通常会先给出一个相对模糊的位置,然后着重强调其通达性,如“楼下有公交站,步行五分钟到地铁站”等表述,可实际上,标出的可能只是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在具体到店的过程中,顾客有可能需要“七弯八拐”才找得到……
不难发现,个别早期就有货不对板迹象的民宿,其实就是如今“幽灵民宿”的前身。在民宿整体进入存量市场后,这套利用平台监管漏洞的潜规则,更被一些人玩得炉火纯青——不仅选址对不上、甚至远得离谱,而且房间装修也存在“卖家秀与买家秀”的反差。而消费者要退订时,它便如“幽灵”般销声匿迹。又因申诉过程麻烦复杂,很多消费者都会选择闷声吃亏。很多时候,“幽灵民宿”无忧无虑,消费者无可奈何。
“幽灵民宿”频频现身,说到底,还是监管不到位的结果。“幽灵民宿”看似只是货不对板,实则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消费者往往难以保护自身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对此,监管应及时补上。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在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线下监管力度的同时,也要压实平台责任。比如,督促其建立线上线下一体的审核机制等。另一方面,平台应主动作为。从入驻信息、资质审核到日常监管方面,平台要形成严密的自查机制,若存在漏洞,应当及时修复、调整。别让平台沦为“幽灵民宿”的“帮凶”。
(陈文杰)
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指导下,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数字科技地产分会主办,钛媒体集团承办的2021中国房地产数字峰会于2021年5月28日在上海隆重
2021-05-29 16:26中国地产业走过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可是说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当前行业环境下,外部风口缩紧,房企躺赢时代不再,越来越多的房企在战略上强
2021-05-31 11:56中国网财经5月31日讯 据上海市房屋管理局网站消息,近日,上海市加强住房租赁机构监管,暂停了上海阅信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上海金曙
2021-05-31 12:006月1日,中指研究院发布2021年5月百城房价报告。报告显示,5月全国百城新建住宅均价16006元 平方米,环比上涨0 34%,涨幅较上月扩大0 11个
2021-06-02 00:40最近,市场冲高震荡,新股表现疲弱,动不动就天地板跌停,3天就破发,新股中签还亏钱。上午,好好的在3600点盘整的A股,突然快速跳水,尤其
2021-06-02 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