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急救知识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1-06-22 21:13: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日两则与急救知识相关的新闻引发关注。

一则是,在广东深圳一核酸检测点,医生王新园遇到一个被食物卡住气管而窒息的小孩。王新园用海姆立克法进行抢救,清理出了米粒和瘦肉块,孩子获救了。

一则是,在欧洲杯B组丹麦对阵芬兰的比赛中,丹麦球员埃里克森突然晕厥倒地。队医迅速入场,对他进行了心肺复苏和AED除颤。经过抢救,使其情况稳定下来。

两起突发事件,由于都有医生在附近,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救治,方能有惊无险。但我们不能指望在所有类似危险情况中,都有医生随时待命,怎么办?这就凸显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的重要性。

虽然急救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已经成为共识,但“知道”和“做到”之间还有很大距离。急救知识要想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首先需要破除三种认识误区。

第一种,用不到。有人认为,自己大概率一辈子也遇不到需要急救的场景,学了也派不上用场,把急救知识看做医护人员的“专利”。但是有备才能无患,汽车的安全气囊绝大部分永远也用不上,但也要装上,风险意识不可无。急救知识也是,“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懂急救的人多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就更加安全了,利他也利己,何乐而不为?

第二种,怕惹麻烦。有的人觉得,进行急救意味着承担责任,成功自然皆大欢喜,若失败是否会给自己摊上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针对“不敢救”的顾虑,法律已有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4条明确,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种,没地儿学。有的人虽然意识到急救的重要性,但不知道去哪学、跟谁学。虽然当前互联网非常发达,但网络信息泥沙俱下,真伪难辨,从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打捞正确有效的急救知识并非易事。而且急救技能不能纸上谈兵,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动作要领。去哪学?谁来教?这些问题不解决,急救知识的普及就是空谈。

事实上,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对普及急救知识、培训急救技能一直抱有很高的热情,也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然而,整体看,想要进行科普的医生和想要学习的“小白”之间并未完全打通渠道,供需没有有效对接,单凭一些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自发、偶然、零散的活动,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局面。

因此,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是一套系统工程,既需要为供需双方搭建沟通的桥梁,形成多层次、覆盖广、常态化、有制度保障的急救学习培训机制,也需要社会多方齐努力,营造良好的急救学习氛围。

去年8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针对青少年积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从学生抓起,开了一个好头,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中国的急救事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话 枚

栏目导读

改了!618前淘宝改名:手机淘宝正式更名为淘宝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

天猫618预售火爆,犀牛工厂订单排到下个月

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

造车“二进宫” 美的再陷多元化怪圈?

  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

特斯拉深陷信任危机 新能源产品供求双方须心怀足够敬畏

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

中消协测评:奥克斯、科龙空调样机自清洁细菌表现较差

  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