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数据安全和技术发展的界限在哪里

2021-07-16 15:10: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汽车行业奔向“新四化”的道路上,数据安全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最近对滴滴的强力监管敲响了警钟。

据相关数据显示,滴滴几乎掌握了中国90%的汽车出行量。这些数据不仅仅是出行轨迹,还有出行习惯、图像数据、交易数据等等。处理完这些数据,它们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商家利用这些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这是我们习惯的一种数据利用方式。我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有被大数据扼杀的隐忧。但是,如果这些数据被误用或恶意使用,后果将非常严重。因此,有人认为,在智能网联时代,数据安全已经远远超出了汽车本身,更关系到驾乘人员的信息安全,甚至给社会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带来极大风险。

作为网络汽车平台,滴滴可以说是汽车共享的起步阶段。然而,与私家车相比,用户在网约车上留下的数据痕迹终究是少之又少。当智能网联时代到来,私家车的数据爆炸将更加可怕。数据显示,特斯拉可以收集到涵盖车主个人信息、车辆环境信息、车辆驾驶信息、车主手机信息等200多项信息,国内同类厂商收集到的有170多项。近日,造车新势力之一的哪吒汽车因数据安全问题被责令整改。据浙江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显示,在哪吒汽车App中未明确说明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未经用户同意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存在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安全漏洞,要求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

正如清华大学车辆与交通研究院首任院长杨殿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从用户角度来看,智能手机与用户深度绑定导致的消费安全缺失已经被带入智能出行领域,用户信息收集与披露的矛盾无法避免。

不可否认,车企要想掌握市场话语权,数据是核心竞争力之一。数据离不开产品研发迭代、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企业战略营销决策、销售店面部署等等。目前,根据我国与数据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国内数据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明确规定生物识别技术不可滥用,个人数据处理规则以“告知-同意”为基础,用户有权拒绝拍照和推荐。但是,数据是否是“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如何界定,由谁来界定?如何以及由谁来定义“恶意”或“善意”、滥用或正常使用数据?用户是否应该以牺牲方便甚至安全为代价拒绝拍照?汽车行业如何平衡R&D、设计、制造、数据使用和消费者意愿,仍然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

此外,在业内人士看来,解决数据安全问题还存在更多挑战:智能联网汽车产生大量数据。如果用数据存储来实施监管,会耗费大量的存储成本,而这些存储成本的效率非常低。而且没必要;目前各车企的数据格式和数据标准不统一,相关数据定义没有标准,无法实现更好的监管;对于数据是否被篡改,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技术,因为车企的数据有的存储在车内,有的则在云中同步。车内和云端的数据是否被篡改,车企无法证明自己清白等等。

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汽车行业冷静思考。尽管业内仍认为汽车“新四化”趋势不可逆转,但重新认识智能网联时代的数据安全刻不容缓。更重要的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全球汽车产业的试验场和创新场。在汽车产品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开发周期越来越短的当下,抓住“新四化”的赛点,应该是中国汽车产业迈出的重要一步。

栏目导读

改了!618前淘宝改名:手机淘宝正式更名为淘宝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

天猫618预售火爆,犀牛工厂订单排到下个月

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

造车“二进宫” 美的再陷多元化怪圈?

  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

特斯拉深陷信任危机 新能源产品供求双方须心怀足够敬畏

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

中消协测评:奥克斯、科龙空调样机自清洁细菌表现较差

  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