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不到10天飞两次 太空旅游离我们越来越近

2021-07-22 15:18:00 来源:科技日报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首次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这一壮举在一个名叫贝佐斯的5岁男孩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所以52年后,已经是世界首富的贝佐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纪念这一天。他于——年完成了第一次太空旅行。

北京时间2021年7月20日21时13分,贝佐斯和其他3名乘客乘坐蓝色起源公司的“新谢泼德”亚轨道火箭从美国得克萨斯州发射升空,飞行高度超过100公里。大约10分钟后,他们安全返回地面。

然而,这并不是近年来唯一的亚轨道载人飞行。7月11日,英国维珍银河航天公司老板布兰森乘坐公司的“白骑士2号/宇宙飞船2号”亚轨道航天飞机,在太空边缘愉快地体验失重状态。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两次飞行似乎预示着一些重要的事情。太空迷心中的太空旅行是不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答案是肯定的。

中国空间探索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志浩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开端,开启了亚轨道商业太空旅游的新时代。

其实太空旅游并不是什么新鲜事。2001年4月28日,美国商人丹尼斯蒂托购买了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的“门票”,成为第一位参观国际空间站的游客。但这种所谓的太空旅游只是为顶级富豪定制的套餐。你知道,蒂托在这张票上花了2000万美元。维珍银河和蓝色起源的试飞将大大降低太空旅游的成本。

庞志浩表示,虽然两家公司都处于试飞阶段,但只要后续试飞顺利,航天旅游业务正式上线可能用不了多久。例如,维珍银河公司至少拥有五艘宇宙飞船、二号亚轨道航天飞机和两艘白骑士二号航空母舰。之后,公司计划再进行两次试飞,预计商业太空旅行业务将于2022年全面启动。目前已收到700多张座位票,平均票价20-25万美元,预计未来票价将降至4万美元左右。

蓝色起源尚未公布后续试飞计划,正式开展业务的时间可能较晚;定价没有优势,每次飞行要花费数百万美元。但是贝佐斯没有忘记炫耀自己,嘲笑他的朋友和商人。他曾经嘲笑过宇宙飞船2是高空飞机,飞不过100公里高的卡门线,而且它的小窗户不环保。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杨宇光表示,在技术方面,两家公司的技术途径有很大不同,但都采用了过去存在的技术。比如维珍银河的计划是用白骑士2号飞机在空中发射宇宙飞船2号亚轨道航天飞机,两者都是水平起降,可以重复使用。这与美国宇航局研制的X-15测试机非常相似。

由火箭提供动力的X-15测试机于1959年进行了首次飞行。每一次飞行都需要由B-52航母运送到空中并释放。20世纪60年代,X-15试验机创下了6.72马赫和108公里速度和上限的世界纪录,其飞行试验为后来的阿波罗计划和美国航天飞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蓝色起源采用的飞行模式比较传统。新型谢泼德火箭用于发射乘员舱,两者均为垂直起降,可重复使用。1961年,美国水星号宇宙飞船的第一次和第二次飞行都是亚轨道载人飞行。

尽管如此,杨宇光仍然认为,两家公司进行的试飞非常有意义。他说,人类第一个可重复使用的轨道飞行器是航天飞机,但航天飞机在成本控制和安全性方面都失败了,其惨痛的教训客观上阻碍了后来人们对可重复使用技术的尝试。但包括SpaceX在内的蓝色起源搭载了这些技术,并继续发展,打破了航天飞机故障的影响,值得鼓励。

另一方面,杨宇光表示,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虽然它们的回报很高,但主要体现在成果转化等间接效应上。太空旅游是一个可以直接赚钱的行业。这方面的进展将进一步推动载人航天的快速发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两次试飞之间,中国航天还意外冒了一次泡。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消息,7月16日,由集团一院研制的亚轨道再利用示范验证项目载体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并准时起飞。按设定程序完成飞行后,平稳水平降落在阿拉善右旗机场,首飞任务圆满成功。

“点火起飞”、“水平着陆”和“重复使用”.在这条短信里,有一个关键词让人思考。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Tik Tok官方账号“中国军工”回应的“先进得无法展示”这句话,甚至被网友称为“凡尔赛”。

到目前为止,第一医院还没有透露更多关于这次航班的信息。记者了解到,第一次飞行的载体搭载在火箭顶部,火箭送入亚轨道后分离,按计划滑翔,依靠自身动力返回着陆。首次飞行旨在验证升力型地面自主垂直起飞、再入返回和水平着陆等关键技术。

2017年,一院火箭专家向记者介绍了我国正在研制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这位专家认为,航母兼具航天器和航空飞行器的特点。起飞方式和传统火箭一样是垂直发射。在完成各自的任务后,第一级和第二级将返回着陆场,像飞机一样水平降落在跑道上。这位专家表示,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研发方面,中国正在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肩”。航母主要面向300-500公里高度的轨道,可以满足未来“快速、可靠、廉价”的航天运输需求。比如可以承担未来中国空间站人员和物资的运输任务,满足有效载荷的发射要求,发展航天旅游等民用产业。

栏目导读

改了!618前淘宝改名:手机淘宝正式更名为淘宝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

天猫618预售火爆,犀牛工厂订单排到下个月

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

造车“二进宫” 美的再陷多元化怪圈?

  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

特斯拉深陷信任危机 新能源产品供求双方须心怀足够敬畏

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

中消协测评:奥克斯、科龙空调样机自清洁细菌表现较差

  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