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阳光明媚,气温回升,我们踏进了位于长春的长光卫星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基于吉林一号03颗卫星的高分进行卫星量产,推动了我国商业卫星进一步走向“大众消费”。
“中国发射第一颗卫星已经50多年了,但普通人每天能用的卫星相关产品主要是地图导航和天气预报,核心原因在于价格因素。这个行业要发展,必须降低成本,这也是我们正在努力做的。”长光卫星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贾告诉记者。
长光卫星作为国内第一家商用遥感卫星公司,成立六年多来,以“低成本、低重量、低功耗、高分辨率”为目标,通过不懈的技术创新,取得了诸多突破性成果。以其自主研制的高芬03号卫星为例,该型卫星的重量已从420公斤降至40公斤,分辨率为1米,宽度为17公里。同时,减少卫星后,火箭可搭载的卫星数量也相应增加,大大降低了发射成本,提高了发射效率。去年9月,该公司以“九大行星一箭”的方式,一次性成功发射9颗高分03卫星,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的新纪录。
“成本降低后,可以发射更多卫星组成星座,加快获取更高质量的遥感信息,使卫星图片价格快速下降。”贾介绍,到目前为止,长光卫星已经通过12次发射将33颗卫星送入太空。其中,“吉林一号”卫星迅速增至29颗,成为目前我国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可在世界任何地方重访。能力达到9 ~ 11倍,最早可在11分钟内实现对紧急任务的响应。该指数在全国范围内领先,而卫星图片的价格则降至初期的1/4
长期以来,“卫星无法量产”是卫星及其服务价格高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过去我国最早建造一颗卫星需要3年时间,但目前这一历史正在被长光卫星改写,——基于公司技术水平的成熟和稳定,长光卫星启动了批量生产线建设,目前已具备年产50颗卫星的能力。生产线建成后,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00颗卫星。
随着长光卫星的量产,“吉林一号”卫星星座进入高速组网时代。今年可形成66个卫星网络,“十四五”期间将有138颗卫星在轨运行。届时,“吉林一号”将有能力在10分钟内重访世界任何地方。
“天上的卫星多了,图像的实时性和质量自然会更好。同时,卫星图像的价格更便宜,后续应用也会跟上。”贾告诉记者,如今,围绕卫星制造,上游有300多家企业供应长光卫星,下游有300多家企业利用公司的卫星图像进行后续分析,产业链发展非常迅速。
随着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不断突破,长光卫星逐步发展成为集卫星R&D、生产、发射、运营到应用全产业链的商业公司。今年4月,新经济智库长城战略咨询与天津市科技局发布《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1》。长光卫星成为东北地区唯一的“独角兽企业”,也是吉林省第一家估值19亿美元的企业,这也激励了这家公司的员工。
“下一步,我们将再接再厉,打造更强大、更低成本的卫星,并依托卫星星座获取的海量遥感数据,持续加大相关产品的研发力度,打造面向社会各界用户的遥感服务数字产业集群。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