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青少年与电子设备“亲密接触”的高峰期,这让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沉迷游戏或受到互联网“三俗”的不利影响。父母的担心不是多余的。青少年使用媒体熟练,但媒介素养有待提高,容易被互联网“三俗”侵蚀。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选择和理解、质疑和评价、创造和生产、思考和回应的能力。这在新媒体的大众信息时代尤为重要。提升青年网民的媒介素养,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媒体-社会”的立体参与,尤其是以下几点:
以价值观为导向是第一要务。媒介素养强调的是辨别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那么在什么尺度上呢?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是衡量信息的标尺。一些青少年容易受到“三俗”的影响,其根源在于他们心中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有必要帮助年轻人明辨是非,分辨善恶,分辨善恶,这样他们才能有一把尺子来测量信息。要像《觉醒年代》等影视作品一样,以青年喜欢和愿意接受的方式,提升青年的媒介素养,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讲述党的初心和革命先烈的崇高情怀。
人文教育是基石。如果人文精神缺失,一些年轻人很容易陷入空虚迷茫,会让网络“三俗”钻了空子。无论教育处于哪个阶段或模式,都要充分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只从实际和技术方面谈人文是短视的。人文学科的独特价值在于塑造青少年的心灵和人格,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和理性思维能力,这是良好媒介素养的本质基础。
父母是第一影响者。如果年轻父母毫无节制地玩手机、刷视频,很难想象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媒体使用习惯。由于家长引导方式的不同,孩子的互联网使用习惯也大不相同,有的偏爱学习信息,有的偏爱娱乐。同样的屏幕和键盘,因为父母不同的媒介素养,让孩子走进了两个不同的世界。父母的爱和陪伴,父母的正确引导和示范,可以让网络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
社会组织可以是帮手。社会组织在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的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鼓励和倡导他们组织丰富多彩的媒介素养实践活动,通过游戏、竞赛、趣味等方式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使其成为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有益补充。
总之,随着我国青少年上网年龄的降低,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势在必行。《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指出,加强全社会法治和网络素养教育,制定网络素养教育指导方针;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引导青少年理性上网。只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组织携起手来,面对网络信息的海洋,年轻人就能明辨是非,健康成长。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