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未来极端天气事件将更加频繁

2021-08-20 15:19:00 来源:科技日报

未来20年,全球升温将达到或超过1.5。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近日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中,温度无疑是关注的焦点。

“不应忽视的是,在世界许多地区,同时发生极端事件的概率将会增加。整个21世纪,沿海地区的海平面将继续上升,这将导致低洼地区的沿海洪水更加频繁和严重,并将导致海岸侵蚀。到本世纪末,可能每年都会发生百年一遇的极端海平面事件。”8月18日,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翟攀茂在中国气象局组织的媒体采访中表示。

翟攀茂刚刚回国,还处于隔离期,只能在网上参加会议。透过屏幕,我依然能感受到他的担心:未来高温热浪和干旱将会并发,以风暴潮、海浪、潮汐洪水为特征的极端海平面事件,叠加降水导致的复合洪水事件将会加剧。

未来,中国东部将是极端降雨的高风险地区

公众更关心气候变暖对中国的影响。

对此,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发言人宋表示,中国升温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全球变暖给中国带来了重大影响,不同地区影响不同。

“总的来说,气候变暖对中国的影响有不同程度。”宋说:首先,极端事件和灾害有所增加。河南省近期极端强降水事件非常罕见,日降水量、小时降水量、持续降水量均打破历史纪录。极端天气和极端事件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其次是冰川萎缩、冻土融化等生态系统退化。当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时,整个人类社会、经济社会布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就区域而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晁陈清介绍,根据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区域脆弱性和暴露程度的差异,预测我国东部(从东北到华南)人口和经济聚集的地区是极端降雨的高风险地区,将承担较高的气候风险。

此外,中部(华北至华南、西北)为高温热浪高风险区;华北、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东部、西北、西南为干旱高风险区;西南、华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和松嫩平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高风险区。华南西南部绿洲、长江中下游和西北地区是粮食生产的高风险地区。

“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持续变暖的气候将进一步相互作用,带来更加显著的影响。”晁陈清举例称,城市化与极端高温事件的结合,将加剧城市热浪的严重程度,给城市用电带来巨大挑战。城市化也会增加城市或下游地区强降水和径流的强度,带来城市内涝。对于沿海城市来说,极端降雨和更频繁的极端海平面事件的结合将增加洪水的可能性。

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几十年来很明显,地球的气候一直在变化,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也非常明显。”翟攀茂说。

晁陈清还表示,毫无疑问,人类活动造成了大气、海洋和陆地的变暖。1970年以来的50年是2000年以来最热的50年。从1901年到2018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0.20米,比过去3000年的任何一个世纪都要快。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10ppm,高于200万年以来的任何时候。2011-2020年全球地表温度较工业革命时期上升1.09,其中约1.07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过去和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许多气候系统变化,特别是海洋、冰盖和全球海平面的变化,在本世纪至本千年的规模上都是不可逆转的。”晁陈清强调,只有采取强有力的减排措施,到本世纪末,气温上升可能低于1.6,低于1.5。

“稳定的气候需要大力、快速、持续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净零碳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其他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甲烷的排放,对健康和气候都有好处。”翟攀茂说。

栏目导读

改了!618前淘宝改名:手机淘宝正式更名为淘宝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

天猫618预售火爆,犀牛工厂订单排到下个月

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

造车“二进宫” 美的再陷多元化怪圈?

  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

特斯拉深陷信任危机 新能源产品供求双方须心怀足够敬畏

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

中消协测评:奥克斯、科龙空调样机自清洁细菌表现较差

  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