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避免技术“内卷化”中医药现代化需要跨学科融合

2021-08-20 15:20:00 来源:科技日报

中医诊疗方案主要依靠人的五官做出主观判断。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西医的诊断和检测指标将融入中医诊疗体系。中医现代化就像一棵树,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枝繁叶茂,但其根和干仍以中医整体观和功能综合评价为中心。

——徐嘉轩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许家拓在“中医智能舌诊系统研发”项目中取得最新进展,其自主研发的舌诊仪即将进入医疗器械注册和评价阶段。作为项目成果之一,“数据库平台”将成为标准化技术的公共平台,为中医药智能诊疗技术的发展提供标准、规范的方案。

中医药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医学,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医诊疗系统正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获得新的“智慧”。围绕“看、听、问、切”的诊断模式,中医智能医疗仪器设备如面诊仪、舌诊仪等层出不穷。这些设备采集人脸、舌苔、脉搏等数据,在后端数据库平台上与特定疾病的数据组进行分析比较,结合中医理论研究形成精准的诊断和评估结果。比如在中医智慧门诊系统中,利用“中医AI”,结合中医四诊,只需10分钟就能形成客观、准确、系统的中医个体健康状况评估报告。

中医诊断不必拘泥于“看、听、问”

舌诊仪和脉诊仪都是中医诊断中“见、听、问、切”信息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基础,实现了中医诊疗信息的标准化和数字化。在许家沱看来,现代医学检测指标也可以作为中医现代诊断的依据,中医智能诊断的数据来源不仅限于“看、听、问”。

徐佳拓说:“像智能舌诊系统的临床病例数据库一样,它采集的数据不仅来自中医四诊所需的脉象、舌象、面象等指标,还包括西医的常规体检数据。数据库的数据样本量包括20000名健康人,以及肺癌、糖尿病、高血压等各种疾病的数据样本。预计项目建成后,数据样本量将达到7-8万例临床病例。”

许家拓表示,在实际的临床中医门诊中,中医也会利用现代医学技术检测出的指标作为诊疗依据。比如在新冠肺炎的中医诊疗过程中,中医专家根据肺部影像、核酸检测等数据指标来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此外,中医药在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等疾病的诊疗中将采用现代医学检测数据指标。

现代中医诊疗是将中医综合整体观理念与西医诊断技术相结合的联合诊疗方案。“中医诊疗方案主要依靠人的五官进行主观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有中医临床诊疗设备不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导致中医药标准化、智能化、规模化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在这场特殊的抗疫斗争中,中医在普通临床医疗中长期未解决的问题更加突出。”

长期以来,中医不被外界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客观的数据支持。在中医现代化的研究过程中,信息技术工具可以形成以数据为核心的科学理论。因此,中医脉诊的客观化、数据化对中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就利用压力波、传感器和生物医学工程使脉搏诊断信息化、客观化

探索;舌诊客观化主要利用图像、图形、可见光谱分析等技术,将中医诊断中的舌、脉转化为客观信号。通过分析定性、定量数据与疾病健康状况的对应关系,结合中医知识理论,在临床研究中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新技术的应用是对中医诊疗模式的补充和完善。中医诊疗基于主观模糊记忆和经验,而现代中医诊疗技术通过舌诊仪的图像和脉诊仪的波形,同时记录舌脉信息的宏观现象和微观数据,通过综合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诊断。

许家沱认为,有准确的数据作为医生诊断的依据,就相当于有了中医医生的测量分析工具,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医生的个体差异和主观性,准确再现和分析疾病的表现,实现精准诊疗。未来大部分患者有客观数据支撑时,数据、诊疗方案和疗效之间的科学对应关系将逐步建立,进而形成临床中医大数据平台,有利于行业技术规范和技术优化的迭代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时间和空间都不会成为问题。中医诊疗模式无需面对面就能获取患者数据信息。”许家沱特别提到,基于信息技术的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和在线医疗,将极大拓展中医药的应用场景。“在全面获取患者临床信息的情况下,一个疾病的大数据基础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药物的准确性和药物疗效的有效评估。”许嘉拓说。

胡说,目前中医药传承不足,创新乏力,与现代科技交叉融合不够。“推进我国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是必要的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促进中医药传统诊疗手段与现代科技结合,让古老的中医药重新焕发青春。”胡镜清说。

中医现代化不能丢掉整体性思维

各种信息技术应用结合中医理论知识让人们看到中医现代化的希望。但中医现代化仍面临理念和技术的种种挑战。

首先是理念。中医从业人员中仍有人认为,机器采集的数据永远无法与人的感觉相提并论,理念上没有接受用现代化的工具技术进行客观化研究;另一方面,现代医学从业人员中也不乏有人对古老的中医认知仍然局限在“搭脉”“看舌苔”的诊断方法中,认为中医没有必要融合现代技术。中西医双方从业人员对医学的认知因固守各自理念,而非常容易导致陷入技术“内卷”的困境。

“如果双方接受现代医学技术支撑的中医现代化发展理念,即使舌诊仪、脉诊仪目前还不可能完全匹配人的感觉,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使中医现代化理论与数据都得以逐渐完善。”许家佗说。

与此同时,中医现代化同样也面临一定的技术难度。无论人工智能,传感器与仿生技术,还是互联网医疗,都需要这些技术领域针对中医药行业的需求,与中医药领域紧密合作。中医现代化的难点在于传统的中医学与现代生物学、信息学技术如何实现跨界合作,如何跨过各自学科领域的技术基础到达对方领域当中。

跨学科研究中需要中医解放思想,将中医理论转化成现代科学技术可以解读实现的技术基础,这要由相关领域来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信息技术领域也要对中医的方法、理念有所了解,针对中医临床实际需求,研发更适合的技术方法。

在信息技术应用中,听觉、嗅觉、视觉也都要达到一定的灵敏度。然而目前图像数字设备和技术仍然无法完全实现人的视觉功能。

又如在脉诊中,手指接触到的信息与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是否相互匹配……“人能够感受到毫米级的差别,你却拿厘米级的尺子去测量人的感受。”许家佗表示,中医现代化过程中对相关技术的依赖也需要相关领域突破更多的技术瓶颈,中医智能化手段工具需要人工智能、仿生学等更契合的技术匹配,以达到共同发展。

“任何技术都有其局限性。”许家佗强调,中医的特点在于其宏观综合性优势,所以中医现代化过程中还要避免过分追求数据化、技术化,丢掉原来中医学整体性思维的战略优势,造成“只见树叶,不见森林”的局面。

栏目导读

改了!618前淘宝改名:手机淘宝正式更名为淘宝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

天猫618预售火爆,犀牛工厂订单排到下个月

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

造车“二进宫” 美的再陷多元化怪圈?

  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

特斯拉深陷信任危机 新能源产品供求双方须心怀足够敬畏

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

中消协测评:奥克斯、科龙空调样机自清洁细菌表现较差

  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