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被两家医院的专家诊断为“脑转移”。奇怪的是,原发肿瘤始终找不到,给后续治疗带来了困难。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陈先生来到海南省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就诊。专家们利用先进的“多模态成像技术”,迅速找到了“罪魁祸首”。
陈先生今年78岁,身体一直很好。今年7月中旬,我就莫名其妙地出现了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去省内一家大医院检查,专家初步诊断为脑转移瘤。然而,在陈先生身体的其他部位没有发现原发性病变。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陈先生来到海南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就诊。专家们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但奇怪的是,他们也找不到“罪魁祸首”。专家只好建议陈先生做PET/CT全身检查,找出病源,否则无法进行下一步治疗。
更奇怪的是,PET/CT进一步证实了“转移性肿瘤”的判断,并发现了一些疑点,但也未能找到“罪魁祸首”。
医学影像科经验丰富的主任余是业内知名的影像专家,建立了国内为数不多的“多模态分子影像诊断”中心。她立即建议陈先生进行“PET/CT-MRI”多模态成像技术联合诊断。
很快,经过专家对检查结果的分析评估,很明显罪魁祸首是恶性黑色素瘤引起的脑转移。然而,专家们对患者全身进行了搜查,却未能找到符合“罪魁祸首”标准的肿瘤。陈先生和他的家人也异口同声地否认他们从未患过癌症。
医学影像科主治医师林秀燕和神经外科的同事耐心地指导陈先生一点一点回忆。老人终于想起来,几个月前,他的后脖子上长了一个小疙瘩,有指甲那么大,在当地的一个小诊所被割掉了。当时陈先生没当回事,没告诉家人,也没做病理检查。经专家综合评估,基本确定这是“罪魁祸首”。
果然,陈先生的左锁骨淋巴结被病理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转移。至此,一直“隐藏”的“罪魁祸首”终于浮出水面。
余介绍,多模态成像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关节诊断技术。它结合多种先进的影像技术,结合不同肿瘤的不同特点,实现快速、准确的诊断,为患者获得及时、规范的治疗提供标准依据。
多模态影像诊断模式具有“五个相似”的特点:同科室检查为患者节省诊断时间;同一技术人员操作,检查同一体位,结果更规范;在同一评价系统中,将各种图像传输到同一工作站进行多模态图像融合诊断,结果更加准确;检查的同时要有效保证诊断结果不受疾病发展的影响;同一个专家团队读片,减少诊断结论的偏差。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