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网络名人”科普场馆如何回应大众热情?

2021-08-31 17:26:00 来源:文汇报

 

自7月18日上海天文馆向公众开放以来,人气一直“居高不下”。30元门票的“良心价”,夏季档口的大客流,让这个全新的科普场馆比天气更受欢迎。然而,许多想参观的游客发现,购买上海天文馆的门票并不容易。“每天9点半之前,他们盯着手机准备抢票,开票后几十秒钟票就没了”。有的人等一两天就抢到票成功,而更多的人刷了一周,却很难买到票。

于是,门票拍卖业务出现在淘宝、闲鱼等电商平台上。一些“黄牛”利用观众提供的身份信息抢票,收取数倍于门票的费用,或者利用他人的身份信息抢票转卖给观众,鼓励、欺骗观众利用虚假信息进入博物馆。

为精准控制客流,保障游客参观体验,上海天文馆自开馆以来采用“网上实名登记系统预约参观门票”的模式。在疫情防控叠加互联网的时代,这种模式成为公共文化场馆开门迎客的“标配”。然而,如何摆脱“网拍代拍”的困扰,让更多有真实需求的人进入场馆,成为摆在科普场馆面前的“必问问题”。

当爆棚的好奇心满足了有限的承载能力,上海天文馆有多热?可以看到一组数据:在博物馆开馆前一周的线上票务压力测试中,3000张门票吸引了18万人抢购;博物馆开放后两周内,网上购票人数保持在10万左右;最近虽然抢票人数有所下降,但每天都保持在五六万人。

“上海天文馆之所以受欢迎,一方面是因为公众对新馆开放的好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的接待能力有限。”上海科技馆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黄凯说。事实上,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和上海天文馆(统称“上海科技馆”)是上海三大科普场馆。其中,上海科技馆和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每天分别接待游客3万人次和1.5万人次;由于建筑的“房费”和空间布局,上海天文馆最初的最高参观人数只有6000人。

同时,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上海天文馆自一个多月前开馆以来,每日接待量两次下调。从8月14日开始,博物馆每天的门票只有4000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事实上,在上海天文馆开放后,博物馆就已经预料到了可能的普及。早在压力测试期间,上海科技馆党委书记王怜花就曾吐露过“金句”:“上海天文馆就驻扎在临港,有空来看看。”这句话是想提醒公众,天文馆是永久场馆,没必要急一阵子。

黄凯说,2015年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开馆时也出现了类似的人气。根据票务数据显示,随着中小学开学,上海天文馆门票难买的情况将很快得到缓解。

互联网提供了便利,也产生了“新试题”

为了满足互联网时代的购票需求,自2019年起,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均进行了网上购票预约。作为上海科技馆三馆的最新成员,上海天文馆自诞生之日起就在网上预约购票。如何让更多人成功购票?上海天文馆不断扩大

再比如退款。此前,最后一次网上退款是在就诊前一天的23: 30。一些“黄牛”在有限时间的最后时刻退掉未售出的车票或恶意囤票占据票仓,其中不乏外地“黄牛”利用互联网牟利。为此,博物馆最近进行了门票调整,规定一旦门票逾期,必须到天文馆办理退票手续。这些措施进一步缩小了黄牛的黄牛空间。

事实上,热门文化场馆吸引黄牛或网上拍卖的情况并不少见,故宫博物院和敦煌研究院都有类似的经历。黄凯告诉记者,自博物馆开馆以来,博物馆已经完成了几项对票务小程序和系统监控后台的技术升级,包括黑名单机制阻断异常账号;对部分人采用“机器辅助抢票”的技术手段,与腾讯云合作增加微信小程序购票智能验证环节。同时,他呼吁公众提高安全意识,不要把个人信息交给“黄牛”。

互联网对“黄牛”“代拍”等顽疾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仍处于法律灰色地带。对此,上海天文馆会同公安部门、浦东新区政府、临港新区管委会、上海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腾讯等。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通过票务政策的调整、防护技术的升级以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三管齐下”打击“黄牛”初见成效。截至目前,已联合封杀异常账户2000余个。

扩大科普供给,增加公众接触科学的“表面积”

上海天文馆的火爆,显示了大众对科学的热情。如何回应?扩大“供给”无疑是出路之一。“9月,上海天文馆将举办‘开学第一课’,让上海中小学生进一步了解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的太空生活。”上海科技馆副馆长辛戈透露,上海天文馆还在筹备“生活在火星上”科普展,将向观众展示如果人生活在火星上,如何解决衣食住行问题。

上海天文馆主展厅周围还有太阳塔和天文台。晚上组织观众走进正厅外的望舒天文台,用一米望远镜观测月球、行星等天体,或者参与“发现小行星”等有趣、有挑战性的公众科研活动,都可以有效增加市民接触科学的“表面积”,以另一种方式满足公众好奇心。

不久前,作为上海天文馆的邻居,上海最大的海绵

公园——星空之境海绵公园开园试运行。这是一座超50万平方米,集休闲娱乐、生态绿色为一体的城市公园,人们可在高低错落的草坪上观星、在引力桥上漫步。当一座城市有越来越多的科普目的地可供选择,“网红”场馆的“甜蜜烦恼”也许会越来越少。
栏目导读

改了!618前淘宝改名:手机淘宝正式更名为淘宝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

天猫618预售火爆,犀牛工厂订单排到下个月

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

造车“二进宫” 美的再陷多元化怪圈?

  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

特斯拉深陷信任危机 新能源产品供求双方须心怀足够敬畏

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

中消协测评:奥克斯、科龙空调样机自清洁细菌表现较差

  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