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医美广告不能无限夸大颜值对生活的影响

2021-09-01 17:30:00 来源:工人日报

据新华社报道,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医疗美容广告属于医疗广告,不应制造“面部焦虑”,生活美容机构等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医疗美容广告。

“外貌焦虑”在现实中存在一定程度,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比如有的电商平台推出了“面值计分器”,有的整形机构推出了AI面值计分器。《2020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新增医疗美容机构5150家,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将达到1975亿元。同时出现了切胃、精灵耳朵、腿部肌肉阻挡等精彩操作。

医疗和美容行业有很多乱象。比如市场上大量投放心理暗示广告,刻意放大焦虑,吸引众多客户,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有些机构没有相关资质,甚至有过整容毁容。

这份咨询稿列举了大家关注的各种医美广告乱象。很明显,外貌不佳与“低能”“懒惰”“贫穷”等负面评价因素的不当关联,或者外貌出众与“素质高”“勤奋”“成功”等正面评价因素的不当关联,都属于制造“外貌焦虑”。可以说,这是在向制造“面部焦虑”宣战。

虽然现实中也有因为颜值变化而求爱成功求职的案例,但毕竟很少见。如今的医美广告明显夸大了颜值对社会生活、工作、收入的重要性。因此,市场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加强消费警示,另一方面要推动相关科普工作,努力纠正公众对颜值的误解。

此外,要坚决抵制外貌歧视。某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曾表示,企业对求职者的评价已经延伸到身体、生活等方面。如果求职者在学历、简历、能力等方面具有可比性,企业会优先考虑价值高的人。这样的“用人观”显然值得商榷。

个人认为要端正心态,警惕“面部焦虑”的影响。国内某购物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儿童彩妆消费较2019年增长300%。近年来,一些网络平台上涌现出一批小学美容博主。可见,成年人的“面部焦虑”已经不同程度地传染给了孩子。

认识到“外貌焦虑”的危害,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判断标准,每个人都应该反思和改变。

栏目导读

改了!618前淘宝改名:手机淘宝正式更名为淘宝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

天猫618预售火爆,犀牛工厂订单排到下个月

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

造车“二进宫” 美的再陷多元化怪圈?

  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

特斯拉深陷信任危机 新能源产品供求双方须心怀足够敬畏

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

中消协测评:奥克斯、科龙空调样机自清洁细菌表现较差

  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