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游牧民族西迁后,与哪些群体进行了基因交流?月氏种群与桂双种群的遗传关系如何?
9月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了解到,该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大规模核基因组捕获、测序和分析,揭示了乌兹别克斯坦种群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的遗传结构变化和遗传连续性,以及月氏种群与桂双种群之间的遗传联系。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生物与进化》杂志。
捕获和测序27个铁器时代的人类古核基因组。
岳从中国向中亚的西迁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在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考古研究发现,乌兹别克斯坦南部的拉巴特墓地是月氏文化的遗存,大致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末至公元1世纪初。这里的切尔哈拉卡特墓地是龟山文化的遗存。两者都属于铁器时代的遗迹。
“随着青铜时代的延续和发展,考古研究推测,这些铁器时代墓地中古人的迁徙和交流非常活跃,这导致不同文化的人的迁徙和交流大幅增加。不幸的是,在这方面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论文合著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傅说。
为了深入探索这些遗址中古人的迁徙和交流等科学问题,从遗传学角度直接观察人的遗传成分的融合,傅团队从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拉巴特墓地、谢尔哈拉卡特墓地和德尔坎普墓地获得的人骨样本中,成功捕获并测序了27个距今约2100年至1900年的铁器时代人类古核基因组。
研究表明,铁器时代的古拉巴特种群比生活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青铜时代Baktria Margi Ana文明区的种群含有更多青铜时代晚期欧亚草原牧民的遗传成分,这些种群中没有与欧亚草原牧民遗传成分相关的种群更替,从而显示了该地区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相关种群的遗传连续性。
同时,与青铜时代的巴克特里亚马吉文明区人口中伊朗农业人口的遗传成分比例较高不同,铁器时代的拉巴特古人口中伊朗农业人口的遗传成分较少,而安纳托利亚农业人口的遗传成分较多。
“可以看出,虽然乌兹别克斯坦人口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表现出遗传结构的连续性,但人类遗传成分的融合在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的过渡中仍然发挥了主要作用。”傅对说道。
突出中国古代基因组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还发现,铁器时代的切尔哈拉卡特古种群主要含有与伊朗农业种群、安纳托利亚农业种群和欧亚草原牧民有关的遗传成分,也含有少量与西欧、东亚和南亚狩猎采集有关的遗传成分。
同时,与该地区青铜时代的人口相比,铁器时代的切尔哈拉卡特古人口额外包含了青铜时代晚期欧亚草原牧民的遗传成分。“可以看出,铁器时代的谢尔哈拉卡特古种群在遗传结构上与铁器时代的拉巴特古种群相似,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该论文的合著者、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王建新说。
王建新说,这项研究表明,铁器时代的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农业人口与欧亚草原牧民的接触和交流更为密切;与此同时,欧亚草原的牧民向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迁徙,影响了以拉巴特为代表的月氏文化相关群体和以谢尔哈拉卡特为代表的贵商文化相关群体的形成。
“从遗传学的角度,证实了位于天山西部的乌兹别克斯坦是人口迁移和交流的活跃地区,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和变化。它系统地揭示了乌兹别克斯坦古代人口的遗传混合特征和动态变化,对进一步了解天山西部乃至欧亚大陆东西部人口的迁徙和混合历史具有重要作用。”傅解释道。
研究发现,在铁器时代,以拉巴特墓地为代表的月氏文化相关人群与以舍尔哈拉卡特墓地为代表的龟缩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亲缘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月氏文化与龟缩文化相关人群之间的密切交流与互动,为进一步探索其种群起源与互动模式提供了遗传学基础。
作为国内团队引领东亚以外人口演化研究的成功实践,该研究对于凸显和提升中国古代基因组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