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家校携手网游“抢”孩子未来

2021-09-06 17:23:00 来源:西安晚报

对于成长在网络时代的未成年人来说,网络游戏蕴含着“虚拟社会”的特征,极容易带来沉浸感和满足感。适度接触网络游戏可以帮助未成年人缓解学习压力,锻炼思维能力,增强自我认同感。但在追求刺激的心理需求驱动下,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开始难以控制游戏时长,沉迷网络游戏。有的未成年玩家因缺乏社会现实而退出,有的因作息不规律而身心受损,有的甚至因为难以区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而误入歧途犯罪.过度沉迷网络游戏不仅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成长,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社会痛点。

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网络游戏防沉迷规定”的“新时间规定”,设置了“物理”分区,是构筑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高地”的关键一步。下一步,家庭和学校都需要持续在线,与网络游戏竞争,共同“抢夺”未成年人的未来。

守住家庭上线的第一道防线,转移孩子的“兴奋”,抚慰青春的“伤痛”。一方面,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背后,往往是父母失职,教育不到位,家庭缺失。毫无疑问,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放下手机,用面对面取代“屏对屏”,架起亲子之间友好沟通的桥梁,拒绝把成绩作为孩子能否接入网络游戏的砝码,引导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理性游戏,让孩子正确面对电子产品的“诱惑”。另一方面,网络游戏持续时间有限后,之前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会感到无限空虚。父母应该帮助这些孩子填补时间和精神上的空白,让他们的孩子能够满足归属感和爱的需求,而不是用更多的电子游戏作为“避风港”来避免成长问题。

学校“线下”为学生健康成长筑起屏障,重构学生“兴趣点”,将童年置于“游学归来”之后。首先,网络世界的价值观是多元的,网络游戏也是混杂的。学校要坚持“管”与“教”相结合,引导学生提高辨别能力和网络素养,从而与网络建立适度的关系。其次,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精神生活条件和环境,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事可做,进一步满足自我认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对家校合作的防沉迷管理深信不疑,无处“逃票”。最后,学校要引导学生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增强主观精神,帮助其将兴趣爱好发展为特长,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社会“痛点”。

栏目导读

改了!618前淘宝改名:手机淘宝正式更名为淘宝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

天猫618预售火爆,犀牛工厂订单排到下个月

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

造车“二进宫” 美的再陷多元化怪圈?

  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

特斯拉深陷信任危机 新能源产品供求双方须心怀足够敬畏

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

中消协测评:奥克斯、科龙空调样机自清洁细菌表现较差

  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