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中国科技抗疫实践获《自然》杂志高度评价

2021-10-13 16:52:00 来源:光明日报

“在我国信息化、数字化驱动的医疗领域科技创新和模式变革下,我国学者通过信息与医学的交叉合作,在‘科技抗疫’‘慢性病远程防治’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享誉世界的研究成果。”10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一篇文章,高度评价了中国在数字医疗和健康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模式转变所取得的成就。

本文介绍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AI和生物医学研究人员、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光宇与国内各机构、医院的生物医学工程师、放射科医生、呼吸科专家和临床医生合作,组成专家团队。在两个多月的日夜研发中,专家团队利用胸部影像(X线、ct)和医学文本等多中心、多维度的医学大数据,开发出了可检测包括新冠肺炎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的通用肺部疾病智能识别框架,推动了急救模式的智能化转型。

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该系统及时部署到湖北等地多家医院。研究资料和算法代码发布到中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云平台,推动了国际社会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作为全球信息化抗疫的重要研究成果,肺部疾病通用智能识别框架的相关工作已在学术期刊《细胞》 《自然-生物医学工程》等国际期刊发表。

王光宇说,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世界蔓延。开展临床筛查和分级,探索优化诊疗路径,推进急诊救治模式智能化,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王光宇介绍,有效预防和治疗慢性肾脏病或二型糖尿病病患者是世界上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为此,她带领团队对中国医疗体系中的医疗智能工具进行了研究。团队建立的系统通过无创眼底筛查、智能终端接入、大数据实时汇聚,可为患者构建具有时间序列演变的健康与疾病动态图景,实现5年内慢性肾脏病、糖尿病患者的识别,计算患者风险系数并动态跟踪其病情进展,提供高效便捷的远程智能决策支持。

这一成果也引起了《自然》刊物的关注。“作为人工智能驱动的重大疾病动态画像新技术和支撑上述学术成果的远程高效防控系统,实现了部署落地和医疗场景的应用,入选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王光宇说。

文章指出,中国在智能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中国在医疗领域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中国研究团队之所以能在应对重大突发传染病时迅速取得这些成果,离不开中国良好的医疗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以及信息交叉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合作文化。这是我国在人工智能技术、医疗大数据、高校科研团队与临床医生合作文化等方面长期规划和投入的成果之一。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政府的资助和自上而下的政策帮助中国医学研究转向数据驱动,信息技术被用来减轻医务工作者的压力。

鉴于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对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资金支持,中国在数字医疗领域的成就在不久的将来在全球领域的速度和突破将更具竞争力。

栏目导读

改了!618前淘宝改名:手机淘宝正式更名为淘宝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

天猫618预售火爆,犀牛工厂订单排到下个月

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

造车“二进宫” 美的再陷多元化怪圈?

  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

特斯拉深陷信任危机 新能源产品供求双方须心怀足够敬畏

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

中消协测评:奥克斯、科龙空调样机自清洁细菌表现较差

  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