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专家揭秘濒危动物安吉小鲵的独特繁殖策略

2024-10-29 15:34:00 来源:新华网

浙西北山区生活着一种极为珍稀的两栖动物——安吉小鲵。它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定为“濒危”等级。浙江自然博物院科学研究部主任陈苍松带领学生们在研究中发现,安吉小鲵的幼体(蝌蚪)有自相残杀的习性,这是它们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下形成的“胜利大逃杀”繁殖策略。相关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动物》在线发表。

安吉小鲵于1990年被发现,1992年正式命名,目前只在安吉县龙王山、杭州市临安区清凉峰等4处山区有分布,主要生活在海拔1300-1600米的山区泥炭藓沼泽湿地中。如今,安吉小鲵在野外的性成熟个体(成体)只有500尾左右。

陈苍松告诉记者,安吉小鲵在冬季到春初在清澈的水坑繁殖,但只有1%-3%的受精卵能够完成变态发育,成为性成熟成体。绝大多数蝌蚪都成了同类的食物,这种习性对于安吉小鲵的人工繁育和野外种群复壮很是不利。

研究发现,与蛙类、蝾螈类等两栖动物相比,安吉小鲵的胚胎里卵黄含量明显偏少,而它们繁殖的水坑面积又非常小,最大的也就2平方米左右。

“在同一个水坑里,最多时可以孵化出2000尾以上的蝌蚪,种群内生存竞争压力很大。”陈苍松说,安吉小鲵胚胎里卵黄含量低,说明“母胎”自带“干粮”不足。蝌蚪要食用浮游生物,但冬天的繁殖水坑里浮游生物又极少。

因此,安吉小鲵的蝌蚪们要靠吞食同类来补充营养,先孵化的吃后孵化的,长得快的吃长得慢的,形成了独特的繁殖策略,研究人员称其为“胜利大逃杀”。研究还发现,安吉小鲵分批产卵,会在前一批卵要孵化时产后一批卵,导致前后两批蝌蚪有明显体形差异,强化了同类捕食。而安吉小鲵胚胎中卵黄含量明显偏少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事实上,不少小鲵科动物都有同类捕食的情况,但是安吉小鲵的这种情况最为明显,这应该是在长期演化中形成的。它们选择在冬天繁殖,就是为了躲避蝌蚪的天敌。

“安吉小鲵现在还能保持一定数量的有效种群,说明这种生存策略也有合理性。”陈苍松说。

栏目导读

改了!618前淘宝改名:手机淘宝正式更名为淘宝

终于改了!618前,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记者发现,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据悉,这是

2021-05-27 16:54

天猫618预售火爆,犀牛工厂订单排到下个月

太火爆了,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5月26日,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天猫618预售启动后,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

2021-05-27 16:55

造车“二进宫” 美的再陷多元化怪圈?

  为提振投资者信心,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增持牌以及王炸——进军新能源汽车产

2021-06-01 10:42

特斯拉深陷信任危机 新能源产品供求双方须心怀足够敬畏

日前,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

2021-06-01 14:35

中消协测评:奥克斯、科龙空调样机自清洁细菌表现较差

  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除菌、新风、净化、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但这些

2021-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