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大学杨大勇教授与中国石油石化研究院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DNA生物塑料,原料丰富,生产、使用、回收全过程对生态环境友好兼容,可低能耗、无损回收,有望在部分应用领域替代石油基塑料。相关成果已发表于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
中国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进口石油资源用于合成塑料制品,塑料加工制品的产量和消费量居世界首位。然而,塑料原料的提取过程能耗高、污染大,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化学副产物。目前,全球每年产生数千万吨塑料垃圾,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惊人的速度逐年增加。
大量石油基塑料的浪费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大大加剧了能源危机。发展可循环利用的生物基塑料已成为解决塑料污染和碳排放问题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发展环保塑料,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
脱氧核糖核酸是生命的遗传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物聚合物。如果将地球上储存的少量DNA转化为生物塑料,理论上可以有效缓解对塑料日益增长的需求。
杨大勇教授的团队开发了一种低温加工生成DNA生物塑料的新方法,并制备了一种在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中与环境相容的新型DNA生物塑料。"这种塑料的原料包括天然的脱氧核糖核酸和离聚物,它们都来自生物可再生资源."杨大勇介绍,与石油基塑料的熔融加工策略相比,这种新型DNA塑料的加工能耗更低。新的DNA塑料也可以通过无损回收策略回收成新的塑料制品,也可以在DNA酶的作用下降解。
据杨大勇教授介绍,现有的工业设备可以快速从植物、藻类和细菌中提取大量的生物质DNA。有了这些设备,DNA年产量可达几十万吨,新型DNA塑料大规模生产潜力巨大。同时,该塑料具有优异的可折叠性和低温稳定性,可加工成多室微结构,有望在生物传感、药物传递、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石油石化研究院院长何胜宝表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绿色低碳”纳入公司发展战略。为实现构建“低碳能源生态系统”的目标,中国石油石化研究院成立了氢能、生物化学与新材料研究所,旨在探索颠覆性的新能源和新材料,以应对新一轮全球工业革命的到来和日益严峻的环境与能源危机。与天津大学合作开发的DNA生物塑料是该领域的创新成果之一,对构建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隔夜欧美股市整体表现较为平淡,但在通胀预期升温等因素推动下,国际金价进一步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5月25日收盘,COMEX黄金期价创下近5个月以来新高,并再度逼近1900美元
2021-05-26 16:34很多的新手股民都会发现一种现象,当自己的资金买入股票之后,股价并没有按照自己之前的预想那样展开升势,而相反的买入之后股票就会下跌,在这里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的小编告诉股民
2021-05-26 16:38今年以来,定远县应急管理局通过宣传栏、网站、服务窗口等多种渠道,聚焦六稳、六保和安全生产,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宣传工作,切实推进阳光、
2021-05-27 21:3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百年,国内领先的综合类网络文学平台——塔读文学启动向建党百年献礼的主题征文活动。此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征集与展
2021-05-27 21:33加拿大科学部长弗朗索瓦·菲利普·香槟(François-PhilippeChampagne)表示,加拿大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月球车送上月球。加拿大航天
2021-05-28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