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夏至》中中国古人的人生智慧

2022-06-21 11:48: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夏至”里的中国古人生命智慧

夏至,又称“夏至节”或“夏至节”,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季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气,标志着夏天的开始。

阴阳盛衰的转折点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小锋认为,中国古人很可能在4200年前就对夏至节气有了准确的认识和掌握。在4200年前的山西陶寺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把带有刻度的尺子,证明了古代中国人已经掌握了用尺子测量太阳的方法。古人用日晷测量太阳,连续观察一年中日影的变化,找到日影最长的夏至和日影最短的冬至这两个极点,从而确定夏至和冬至的时间。

夏至的“至”是“极”的意思。003010说:“夏天,假期,还有极限。这里的一切都是假的,都是大的。”103010写道:“夏至在中,有三层意思。一是阳气之极,二是阴气之始,三是明日之北,故称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是月,日长,阴阳相争,生死分。”刘小锋解释说,夏至是阴阳盛衰的转折点。夏至也被称为“阴生”,因为阳气达到极致,阴气开始萌发。之后阳气减弱,阴气日盛,开始出现一些喜阴的生物,而属于阳的生物开始衰落。属于杨的——只鹿角开始脱落。雄蝉鸣叫,是因为夏至殷琦的感觉;阴半夏——生于沼泽或稻田。所以,夏天也有三种:一种是鹿角;等待蝉开始歌唱;三个半夏诞生了。

古代重要的传统节日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首席专家肖方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夏至不仅是节气,也是古代重要的传统节日。据史料记载,中国自汉代以来就有夏至节的习俗。汉武帝太初元年,颁布了——太初历的新历法,以正月为一年的开始。第一次将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全国实行。宋代,朝廷在夏至节放三天假,让文武百官回家休息;辽代的夏至被称为“朝节”,这一天女性会“入彩扇,赠粉脂”;在清代,夏至有很多习俗禁忌。据《三礼义宗》记载:“夏至为交接时间,太阳升起时、两点时、一天结束时称为‘三点’。人们生活谨慎,禁止诅咒和剃光头,许多人是禁忌。”如今,夏至节已经淡出了现代人的文化生活。冬至节在中国南方仍有庆祝,但相对来说很少有人过。但在北欧等地,为庆祝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而设立的仲夏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肖芳说,由于夏至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民俗活动多以祈求丰收为目的。古代帝王一直有在夏至祭祀大地的传统。103010云:“随着夏天的到来,大地万物显露。”意思是在夏至,祭祀大地之神,消除饥荒、饥饿和死亡。可见,至少在周朝,夏至祭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103010还写道,“夏天来了,只能拜倒在地。都用乐舞,但神能得之,有礼。

古代皇帝在夏至祭祀大地时,老百姓在这一天用新鲜美味的食物祭祀祖先。《礼记月令》记载,“夏至时,农村祭祀祖先,意为‘二比一’,城里不祭祀。”103010年有“夏至,祭祖。”003010写道:“夏至,先拜。萧山奉茶,曰‘夏至茶’。”农民们会在夏至时节向土地神供奉各种酒肉,以求丰收。

此外,古人还有夏至“掘井取水”的习俗。萧方认为,这类似于古代的换火习俗。在古人眼里,火是有生命的东西。你不能一年到头都用同样的火种。火用久了,就会熄灭,重新燃起。夏天是“多云的日子”,更换旧水,使用新水,对保健有好处。在汉代农历竹简中,有很多夏至换水的记载。

农历五月宜休养生息

刘小锋告诉记者,古人通过“阴阳”来理解时间和节气。夏至是阴阳、生死激烈斗争的时候。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古人会小心翼翼地避免嫉妒,保持身心稳定,禁止各种欲望。行政事务也应该采取“无为”的治理模式。003010告诫人们,在夏至,“君子当持戒,常盖身,要心平气和,保持安静,不要前进,薄其味,不要媾和,要清醒冷静。”百官静,事不罚,以定何为阴阴成就。"

不仅是夏至,整个农历五月,古人都是小心翼翼的。古人认为五月毒气最盛,称之为“毒月”。根据中医,五月是正午的月份,属于火。此时阳气盛,火盛。此时,气机外散,内弱,不适宜做耗费体力的活动。因此,农历五月端午节和夏至节的许多习俗都是围绕着“排毒养生”展开的。古人提倡节欲,禁食,用草药洗澡,在门前插艾草或菖蒲,喝雄黄酒,戴香囊等。在这个月里为了驱除邪气,补充正气,预防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端午节家家都吃的粽子,其实是夏至最早的食物。刘小锋介绍说,夏至时吃的饺子是“灰饺子”。将草木灰煮成汤,用过滤水浸泡糯米,浸泡后的糯米会呈灰白色,中间有一颗枣,再用竹叶包裹做粽子。人们之所以有夏至吃灰粽子的习俗,是因为灰粽子的“黑白”与夏至的“天地之乱”不谋而合。

少不了的“夏至面”

夏至的食俗虽然有差异,但吃面却是共通的。萧放说,这主要是因为夏至前后,新麦已经成熟,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北京就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代时京师家家吃冷淘面,即“过水面”“凉面”。面食胜地山西也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南京人在夏至不仅吃面,还吃黄鳝、凉粉、苋菜等时令食物。再往南的广东,夏至食俗也是“冬至馄饨夏至面”,广东人把长面条比作夏至日长长的白昼。

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先生”宋英杰在《二十四节气志》中也写到,在节气起源的黄河流域,夏至吃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觉得此时“食汤饼”,然后“取巾拭汗”,可以“面色皎然”。所谓汤饼,便类似现今的热汤面片儿。

在宋英杰看来,夏至吃面还有另外一个好处。与“猫冬”的冬至相比,夏至时满地的农活,人们更忙,包饺子、蒸包子有些繁琐,相较之下,煮面就很简便。炎热的夏季,吃食也不宜像冬天那样肥甘厚味,夏至面比较清爽,恰好符合夏至饮食清淡的养生需要。

刘晓峰认为,夏至的各种民俗都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之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体现了古人成熟璀璨的思想结晶,而这其中最根本的精神就是顺应天时,与自然和谐共生。“古人认为,阴阳四时,是万物之终始,也是死生之根本。因而人要顺应自然之变化,顺从天地之大法。顺四时而适寒暑,才能活得更好。这些智慧对于现代人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刘晓峰说。

栏目导读

国际金价逼近1900美元 黄金大妈又笑了!

  隔夜欧美股市整体表现较为平淡,但在通胀预期升温等因素推动下,国际金价进一步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5月25日收盘,COMEX黄金期价创下近5个月以来新高,并再度逼近1900美元

2021-05-26 16:34

如何辨别多头陷阱

  很多的新手股民都会发现一种现象,当自己的资金买入股票之后,股价并没有按照自己之前的预想那样展开升势,而相反的买入之后股票就会下跌,在这里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的小编告诉股民

2021-05-26 16:38

定远县应急管理局:加大推进政务公开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定远县应急管理局通过宣传栏、网站、服务窗口等多种渠道,聚焦六稳、六保和安全生产,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宣传工作,切实推进阳光、

2021-05-27 21:33

塔读文学向建党百年献礼 启动主题征文及优秀作品联展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百年,国内领先的综合类网络文学平台——塔读文学启动向建党百年献礼的主题征文活动。此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征集与展

2021-05-27 21:33

加拿大将在2026年将月球车送上月表,同时进行载人绕月飞行任务

加拿大科学部长弗朗索瓦·菲利普·香槟(François-PhilippeChampagne)表示,加拿大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月球车送上月球。加拿大航天

2021-05-28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