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从绿皮列车的悠闲步伐到复兴号的速度,云南从中国路网的“前沿尖端”到联通内外的“区域枢纽”。铁路职工不仅是参与者,更是时代变迁和昆铁进步的见证者。
刘中老铁路普洱段琅勃拉邦养护管理中心副主任,参加工作30余年的工务工人。
1991年,刚参加工作的刘被分配到贵昆铁路沿线的一个小站。他回忆说,“那时候火车都跑得很慢,车流量也不高。用木路尺测试线路设备,调整钢轨平顺度全凭一双眼睛和经验”。
时速60公里的贵昆铁路在刘已经养护了十年。一把木路尺、一双眼睛是养护标准,路镐、耙、碴叉、套“四件”是当时的标准工作。
随着云南铁路进入发展快车道,路网结构不断扩大和升级,泛亚铁路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刘那把精度不高的木路尺换成了耐用且精度相对较高的铝合金轨距尺,无缝改造让车轮与轨缝碰撞的“叮当”声逐渐埋藏在记忆深处。
随着云南“八出省、五出省”铁路主骨架的建设,2016年,沪昆高铁、南昆客运专线云南段快速推进,山上传来沪昆高铁动态检测到的车声。
为了迎接云南第一条时速300公里的高速铁路,刘和他的同学们一起到精调现场学习,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电子路尺。精细化施工现场作业组的测量数据主要是电子轨距仪和轨道检测仪,TQI值是检测高铁平顺性的重要标准。如果差异在一毫米以内,每个轨枕都应进行定量调整。“现在公共工程中‘大老头’的工作越来越精细了。”他感慨道。
刘说,从木质路轨尺、铝合金轨距尺,到电子轨道尺,轨道尺的进化历史,是工务人向追求卓越、精细运维转变的过程,也是中国铁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真实写照。
一条铁路轨道把护城河变成了通衢大道,连接了山川、城乡、人心。云南人的出行也逐渐从“走好”变成了“走快”。而中国铁路的标准和技术也随着中老铁路走出了国门。
2021年9月,刘来到老挝。初到家乡,他率先体验了这条铁路。“顺滑如丝,想不到一般时速160公里也能带来高铁的感觉,是标志性工程。”他说。
刘说,中老铁路不仅要建设好,而且要维护好。高精度轨道检查车在中老铁路莫万段每月测试两次。结合静态检查和人工添加,发布有针对性的调控方案。“细检、精分析、研方案细、精操作、精验收,线路稳定性和动态检测优良率都很高。”他说。
现在,刘除了完成铁路维修的“精细工作”外,还为老挝徒弟们当起了“严师”,教中文,教规矩,教技术,和更多的老挝工务人一起维护这条象征着中老友谊的铁路。(完)
隔夜欧美股市整体表现较为平淡,但在通胀预期升温等因素推动下,国际金价进一步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5月25日收盘,COMEX黄金期价创下近5个月以来新高,并再度逼近1900美元
2021-05-26 16:34很多的新手股民都会发现一种现象,当自己的资金买入股票之后,股价并没有按照自己之前的预想那样展开升势,而相反的买入之后股票就会下跌,在这里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的小编告诉股民
2021-05-26 16:38今年以来,定远县应急管理局通过宣传栏、网站、服务窗口等多种渠道,聚焦六稳、六保和安全生产,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宣传工作,切实推进阳光、
2021-05-27 21:3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百年,国内领先的综合类网络文学平台——塔读文学启动向建党百年献礼的主题征文活动。此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征集与展
2021-05-27 21:33加拿大科学部长弗朗索瓦·菲利普·香槟(François-PhilippeChampagne)表示,加拿大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月球车送上月球。加拿大航天
2021-05-28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