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299万辆,同比增长1.7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上升至12.7%,表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然而,与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用户对于冬季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焦虑依然普遍存在。每年冬天,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的下降都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切迪最近发布的《冬季新能源汽车用户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近半数受访者认为低温下续航衰减可达10%。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副教授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动力电池在寒冷的冬季会出现衰变,这是行业公开的秘密。在低温环境的影响下,车辆动力电池的电阻会相对较大,所以想要达到同样的输出功率,只能增加电流输出,这将导致车辆在冬季续航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数据显示,车辆实际行驶里程低于车企官方数据,是车主焦虑的主要原因。近半数受访车主表示,在实际驾驶过程中从未达到官方标定的续航里程,尤其是冬季,车辆续航能力受温度影响较大。
据记者了解,在实际驾驶过程中,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受驾驶习惯、空调是否开启、车内负荷等因素影响。比如车内乘员满了,意味着行驶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续航里程自然会减少。
在一项关于“消费者对续航里程衰减的容忍度”的调查中,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只能接受在低温环境下续航里程降低10%。其中,持有这种观点的新能源车主和潜在消费者比例分别为47%和50%。
《报告》显示,当温度低于10时,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和电池问题开始集中出现,最常见的情况是车辆启动功率不足、剩余里程骤降、充电缓慢。另外,空调是影响冬季续航的主要原因,大部分人都说暖空气不能持续保持理想温度。
《报告》指出,受访者普遍表示,车辆冷启动时的前5-10公里,电量低于50%后,电池续航时间明显下降。在电量突然下降的情况下,需要提前充满电,避免焦虑。充电时,-10到10是影响充电速度最常见的场景。即便是快充,也有41%的车主认为“实际充电并不快”。
在低温环境下,刹车能力也是冬季用户关心的问题。部分新能源车主担心单踏板模式容易误操作:“单踏板模式下,驾驶员对制动方式不熟悉,容易将动能回收作为刹车使用,在紧急情况下容易造成误操作。”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广泛采用NEDC(新欧洲循环试验)标准。由于没有考虑驾驶习惯、车载电器的使用、动能回收等实际情况,电池寿命缩水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受访者建议,应该有更客观的实际续航测试,为消费者提供不同场景下的参考,增加他们对各品牌新能源汽车的真实了解。
5月26日,中国一冶版画家们走进天津公司东丽湖管廊项目部。中国一冶版画研究院作为我国唯一以企业为依托,坚持以版画表现企业的真实情
2021-05-27 21:35有人说,宋朝的美学曾领先世界一千年。此言不虚,宋人对于美,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如一叶扁舟,往青草更青处漫溯,又似一路孤行,往悬崖孤
2021-05-29 16:26自5月24日京东618预售开启以来,飙涨的成绩,见证了亿万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其中,京东汽车的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轮胎和机油在京
2021-05-29 16:275月29日上午,财经网产经由天眼查获悉,食用油品牌长寿花的关联公司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变更,由1 27亿美元增加至8 5769
2021-05-29 16:28近日,浙江省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16号)。 台州市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不合格
2021-06-01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