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大数据“杀熟”让隐性价格歧视显性化

2022-04-25 16:46:00 来源:北京日报

近年来,大数据的“杀伤”问题一直备受公众关注。一些企业利用包含个人信息的大数据“杀熟”,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差别定价,实施“价格歧视”,让消费者十分反感。例如,在同一时间和地点,使用苹果手机的用户在预订酒店时,收到的报价可能会比使用其他品牌手机的用户收到的报价略高。一些互联网公司被推到了扼杀用户大数据的风口浪尖。

扼杀大数据作为价格歧视的手段是否合理?首先,从法律上讲,价格歧视本身并不违法。商家针对不同的用户制定不同的价格,是合法的定价行为。消费者不必担心商家定价过高,因为只要有市场竞争,商家的利润就会趋于平均。相反,商家低价倾销,就会在竞争中被碾压,可以避免恶意低价。因此,维护公平竞争是优化营商环境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关键。

其次,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价格歧视不一定损害消费者的整体利益。对于商家来说,在高峰时段和低峰时段制定不同的价格,或者针对需求弹性不同的客户,有利于弹性供货,灵活用工,降低运营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歧视减少了一部分支付意愿较低人群的消费支出,但同时也适当增加了另一部分支付意愿较高人群的消费支出。由于后者对支出相对不敏感,价格歧视至少增加了前者的消费者剩余。比如我们看电影,会发现周五周末票价贵,周一到周四票价很低,这就是价格歧视。由于价格歧视,时间灵活的消费者在周一至周四去看电影时可以享受更低的优惠价格,从而节省自己的消费支出,减少周末的拥堵和负外部性。可见,基于不同时间段定价的价格歧视,既降低了商家的生产成本,又减少了消费者的一些支出,还为社会带来了正的外部性,是一个多赢的结果。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价格歧视都能带来双赢。比如垄断商家对消费者进行第一层次的歧视,即对每单位商品收取消费者保留价,这将导致消费者剩余完全转化为生产者剩余。此时的价格歧视实际上是将消费者的利益转移给了生产者,但对社会福利并无损害。然而,这种一级价格歧视在现实中难以为继。只要有市场竞争,商家的垄断力量就会被消除。因此,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关键是引入竞争,打破垄断。

我们需要反对的不是价格歧视,而是价格欺诈。比如有的消费者花钱买商家的VIP会员,以为可以得到更优惠的价格,没想到最后的价格更贵。这种情况不属于价格歧视,属于信息不对称下的欺骗。商家在推出会员资格时,要明确会员享受的优惠待遇。

消费者接受不了大数据杀熟,这更多是一种情感表达,与经济利益无关。事实上,消费者很难发现商家存在大数据杀熟违规行为,因为大数据杀熟和普通价格歧视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手段不同。以前商家只能大致划分人群,然后决定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现在商家有了大数据,直接知道你有没有钱。大数据杀熟无非是把过去隐性的价格歧视显性化。

总之,扼杀大数据或者价格歧视本身并不违法,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营销策略。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关键是保护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

栏目导读

“青春向党 讴歌辉煌”中国一冶版画家走进天津公司东丽湖管廊项目

  5月26日,中国一冶版画家们走进天津公司东丽湖管廊项目部。中国一冶版画研究院作为我国唯一以企业为依托,坚持以版画表现企业的真实情

2021-05-27 21:35

穿越宋代,在四般闲事中品味宋人的精致生活

有人说,宋朝的美学曾领先世界一千年。此言不虚,宋人对于美,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如一叶扁舟,往青草更青处漫溯,又似一路孤行,往悬崖孤

2021-05-29 16:26

京东618汽车品类预售亮眼 自营轮胎下单金额同比增长8倍以上

自5月24日京东618预售开启以来,飙涨的成绩,见证了亿万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其中,京东汽车的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轮胎和机油在京

2021-05-29 16:27

长寿花关联公司注册资本由1.27亿美元增加至8.58亿美元

5月29日上午,财经网产经由天眼查获悉,食用油品牌长寿花的关联公司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变更,由1 27亿美元增加至8 5769

2021-05-29 16:28

生产销售的洋饼干抽检不合格 浙江温岭一家糕点加工厂被罚款5200元

  近日,浙江省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16号)。  台州市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不合格

2021-06-01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