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抓住信用主体急于消除不良信用记录的心理,以“信用修复”、“信用粉饰”等名义行骗,误导信用主体委托其办理信用异议、投诉、举报等事项。相关行为威胁人民财产安全,扰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坚决抵制和严厉打击。
信用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重视公共信用记录,充分说明了拥有良好信用记录的重要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近年来,我国信用法规建设有序推进,信用信息共享水平显著提高,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社会信用建设意识显著增强。而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信用报告作为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身份证”,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债务偿还、合同履行、遵纪守法等信用信息。事实上,征信领域不存在“信用修复”、“信用粉饰”等概念,任何机构和个人都无权随意更改或删除征信报告中的正确内容。003010明确规定:“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存储、提供的信息有错误或者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只有坚持通过正规渠道如实反映情况,信用主体才能避免上当受骗。另外,对征信提出异议和进行投诉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相关征信主体不要上当。
所谓的“信用修复”、“信用粉饰”,涉嫌虚假宣传、电信诈骗、泄露个人信息,需要综合治理。目前,全国多地正在开展“征信修复”的“百日行动”。在江西,相关部门重点打击以征信、信用服务为名非法倒卖信息的犯罪行为;在广东省深圳市,有关部门重点整治非法牟利、教唆或代为进行不合理投诉、协助信息主体制作虚假证明材料、进行信用投诉等行为。以专项治理行动为契机,形成常态化监管合力,不断提升征信服务机构诚信管理水平和征信服务行业公信力,有助于推动征信行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公平诚信的市场和社会环境。
还应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中,一些信用主体可能会被迫失信。能否充分考虑信用主体的实际情况,依法处理征信异议,将考验征信机构的服务水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地区的企业和居民未能及时偿还贷款,导致不良信用记录。对此,一些银行推出了信贷保护措施,包括设定一定的还款宽限期,开通受理信贷异议的绿色通道等等。各种人性化措施普遍受到社会欢迎。征信机构和金融机构承担着征集和提交信用信息的主体责任,应进一步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优化处理个人征信异议的业务流程,加强对征信异议申请人的帮助和指导,帮助信用主体减少信用损失,有效修复信用,重塑信用形象。
诚信是个人生活的基础,也是良好社会秩序的基石。中国和国务院今年发布《征信业管理条例》,强调要“建立健全不能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的长效机制”。
5月26日,中国一冶版画家们走进天津公司东丽湖管廊项目部。中国一冶版画研究院作为我国唯一以企业为依托,坚持以版画表现企业的真实情
2021-05-27 21:35有人说,宋朝的美学曾领先世界一千年。此言不虚,宋人对于美,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如一叶扁舟,往青草更青处漫溯,又似一路孤行,往悬崖孤
2021-05-29 16:26自5月24日京东618预售开启以来,飙涨的成绩,见证了亿万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其中,京东汽车的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轮胎和机油在京
2021-05-29 16:275月29日上午,财经网产经由天眼查获悉,食用油品牌长寿花的关联公司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变更,由1 27亿美元增加至8 5769
2021-05-29 16:28近日,浙江省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16号)。 台州市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不合格
2021-06-01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