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警惕“回款”诈骗风险

2022-06-22 11:5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期,一些不法网站以“官方支付”、“清付”为名实施诈骗,导致金融消费者难辨真假,损失惨重。对此,银监会发布风险提示,金融消费者应增强识别能力,特别警惕此类诈骗。

犯罪分子之所以“回款”诈骗成功,就是抓住了金融消费者急于挽回损失的心理,最终达到骗钱的目的。这些金融消费者在非正规网络平台购买理财、收藏等大额投资产品。平台公司跑路后,消费者的本金去了水漂。此时,不法分子趁机编造成功案例,诱导其落入诈骗陷阱。

随着金融业务线上化转型的加速,目前,支付诈骗更具流动性和隐蔽性。此前,一些不法组织或个人推出“修复征信”、“办理大额信用卡”等服务,金融消费者一不小心就容易上当受骗。类似的诈骗手段和P2P网贷机构的出借人使用的手段是一样的,比如催款诈骗、“虚假投资理财”、“还债”等。更为严重的是,不法分子提前套取金融消费者提供的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个人金融信息,然后以各种名义在指定平台进行二次精准诈骗,给金融消费者造成更多损失。

金融监管部门打击集资诈骗义不容辞。近年来,银监会不断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依法合规对全国银行业和保险业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各银行保监局作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派出机构,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范围内履行监管职能。不法分子冒充监管机构发布带有“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等虚假信息,就是为了取信于想要拿回损失的金融消费者。但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多次强调,从未设立或授权任何“官方支付”、“支付清算”等渠道。进一步分析表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都不会为此向消费者收取任何象征性的费用。因此,保证金、手续费等名目。不法分子提出的付款纯属子虚乌有。

监管部门也要在一些欺诈多发的领域下大力气,继续开展常态化、长效化的金融治理和教育工作,提高金融消费者的防骗意识。应对新型金融欺诈,除了不断加强监管,提高违法违规成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规章制度,解决取证、法律适应等新问题,进而强化金融消费者的反欺诈屏障。

这种诈骗也进一步警示金融消费者擦亮眼睛,选择正规机构,通过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金融消费者在投资前,应查看相关机构是否具备业务资质,提高信息识别能力。警惕网站信息、微信群信息等网络平台传播的非官方机构发布的信息,避免误入非法金融活动的连环骗局。同时,金融消费者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切勿将个人金融信息借给不明身份的人,避免为自身信息安全埋下隐患。一旦再次遇到这种缴费,要及时向公安相关部门举报,选择正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急于去医院。

栏目导读

“青春向党 讴歌辉煌”中国一冶版画家走进天津公司东丽湖管廊项目

  5月26日,中国一冶版画家们走进天津公司东丽湖管廊项目部。中国一冶版画研究院作为我国唯一以企业为依托,坚持以版画表现企业的真实情

2021-05-27 21:35

穿越宋代,在四般闲事中品味宋人的精致生活

有人说,宋朝的美学曾领先世界一千年。此言不虚,宋人对于美,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如一叶扁舟,往青草更青处漫溯,又似一路孤行,往悬崖孤

2021-05-29 16:26

京东618汽车品类预售亮眼 自营轮胎下单金额同比增长8倍以上

自5月24日京东618预售开启以来,飙涨的成绩,见证了亿万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其中,京东汽车的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轮胎和机油在京

2021-05-29 16:27

长寿花关联公司注册资本由1.27亿美元增加至8.58亿美元

5月29日上午,财经网产经由天眼查获悉,食用油品牌长寿花的关联公司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变更,由1 27亿美元增加至8 5769

2021-05-29 16:28

生产销售的洋饼干抽检不合格 浙江温岭一家糕点加工厂被罚款5200元

  近日,浙江省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16号)。  台州市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不合格

2021-06-01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