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趣店CEO罗敏在Tik Tok进行商品直播,推出“一分钱买酸菜鱼等预制菜”的活动。这种看似“赔钱赚吆喝”的营销,效果不错。据媒体报道,在不到20小时的直播中,趣店已经积累了450万粉,观看人数9000万,销售额2.51亿元。
店家的这个营销活动,让预制菜又火了起来。但从市场逻辑来说,是市场基础,是预制菜的发展潜力,趣店只是适时的在上面浇了点油。其实能看清这种市场逻辑的,不只是有趣的店铺。今年3月,每日优鲜推出预制食品“巨餐”品牌;1月,Luckin coffee推出了预制蔬菜创业项目“Tip Workshop”。此前,海底捞的竖亥线“有饭吃”,西贝开始卖“贾郭龙功夫料理”,而这些预制菜的老玩家,如味之香、千味初阳等纷纷上市,继续融资。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家乡文化”和“懒人效应”的传播,以及“做饭白”群体的不断扩大,预制菜的整体需求越来越大。这是近两年预制菜大行其道的基本市场逻辑。此外,近年来,基于食品安全考虑,我国政府推动餐饮企业建设标准化中央厨房。一些企业愿意花费成本。中央厨房设施先进,但他们面临着工作量不足、运营成本高的问题。为了释放产能,很多中央厨房把目光投向了准备好的菜品。当然,新冠肺炎疫情客观上正在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家里吃饭,而不是在家里,这也加速了预制菜市场的扩张。
有消费需求,有渠道追求,有行业进入,有资本关注,有政策支持,不可能一盘菜不火。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中国装配式蔬菜市场规模从1445亿元增长至3459亿元。之后有望逐年增长20%。到2023年,中国装配式蔬菜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正如任何新兴市场在发展初期都会伴随着很多问题一样,装配式菜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成长的烦恼”。前不久,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一份调理蔬菜消费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调理蔬菜的整体接受度较高,但对调理蔬菜的满意度较低。62.32%的消费者表示预制菜口味一般;28.58%的消费者表示套餐内容单一,可供选择的品种较少,菜品无法自由搭配;超过80%的消费者表示在配送过程中遇到问题,主要问题是快递或物流配送慢。在消费者最关心的食品安全方面,熟食也存在不少问题。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菜品变质、食材不新鲜、菜品中有异物、储存过期等问题较为突出。此外,大多数消费者表示,在购买熟食时,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未标注菜名和主要食材、未标注菜重、未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如标注不规范、标注信息不清晰等。
从上述调查报告反映的情况来看,目前装配式菜市场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无论是口感,还是配送,还是标识,调理蔬菜整个产业链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到标准规范上。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预制蔬菜行业将向口味多样化、生产规模化、口味原汁原味、原料食材标准化方向发展。要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必须夯实标准基础。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我国调理蔬菜行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标准的重要性,调理蔬菜标准化工作正在有序推进。4月27日,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发布《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团体标准,这是我国第一个针对调理蔬菜质量评价的团体标准。6月2日,由中国烹饪协会起草的《预制菜产品规范》团体标准正式成立并进入公示阶段。专注于预制蔬菜产业的地区也推出了相关的地方标准。比如今年5月,山东省临沂市发布《预制菜加工技术规范》团体标准;7月,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制定了5项调理蔬菜地方标准,包括《预制菜术语及分类要求》 《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
相信随着与调理蔬菜相关的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未来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出台,调理蔬菜行业将逐步步入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专业化的轨道。
5月26日,中国一冶版画家们走进天津公司东丽湖管廊项目部。中国一冶版画研究院作为我国唯一以企业为依托,坚持以版画表现企业的真实情
2021-05-27 21:35有人说,宋朝的美学曾领先世界一千年。此言不虚,宋人对于美,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如一叶扁舟,往青草更青处漫溯,又似一路孤行,往悬崖孤
2021-05-29 16:26自5月24日京东618预售开启以来,飙涨的成绩,见证了亿万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其中,京东汽车的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轮胎和机油在京
2021-05-29 16:275月29日上午,财经网产经由天眼查获悉,食用油品牌长寿花的关联公司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变更,由1 27亿美元增加至8 5769
2021-05-29 16:28近日,浙江省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16号)。 台州市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不合格
2021-06-01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