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场 >

外卖投诉中的恶意“碰瓷”应根治

2022-08-04 12:03:00 来源: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讯(记者刘冰)一位顾客连续三天点同一份外卖,每次都给差评。原因是食物中没有盐,而且食物中有异物。被投诉的北京某餐厅老板表示质疑:在店内就餐的消费者很少反映吃到异物等。外卖使用的食材和操作流程与店内一致。为什么会反复出现问题?他怀疑自己被“恶意投诉”,还给外卖平台。近日,在各方协商下,客户撤回投诉。

外卖平台上部分商家被消费者“碰瓷”,“恶意投诉”的情况屡见不鲜。近日,河南开封一女子点外卖后谎称吃了铁丝,并发出带血照片向商家索赔。然而,商家发现这是用户第二次用同一张照片索赔。

商家联系周边店铺后了解到,周边多家店铺都曾被该女子以吃铁丝为由投诉,均被要求赔偿50元至100元不等。经外卖平台核实,用户称已有177次索赔投诉。目前,该用户账号已被平台封禁,多家商家已联合向当地警方报案,警方也已立案调查。

对此,北京市海淀区消费纠纷调解员洪仁认为,在外卖交易中,商品脱离商家视野,商家无法提供抗辩证据的情况下,消费者很容易“恶意投诉”。“如果消费者在外卖中添加异物,然后拍照说是商家做的,真假难辨。但如果消费者经常投诉,难免会被曝光。平台后台也有投诉记录,可以鉴定。”

北京史静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小明表示,如果没有投诉机制,将损害消费者的权益。但如果机制不够完善,商家的合法权益就会因为纵容“恶意差评”而受到伤害。消费者的“恶意投诉”明显不受法律保护,这种行为首先涉嫌欺诈;其次,要求商家赔偿甚至威胁商家,可能涉嫌敲诈勒索。

一些“恶意投诉”的消费者受到了法律的惩罚。去年,武汉一男子6个月内恶意索赔平台115单,诈骗近两万元。法院认为,该男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捏造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多次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最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该男子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忠云认为,外卖平台应完善投诉机制,维护商家合法权益,维护“生态平衡”。他建议,商家和平台在遇到可疑投诉时,不应该只是赔偿他人。

中国法学会商法研究会理事张韬也建议,外卖平台应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技术手段,建立健全投诉奖惩机制,畅通投诉渠道,进一步压实平台责任,同时保护消费者和商家的合法权益。

栏目导读

“青春向党 讴歌辉煌”中国一冶版画家走进天津公司东丽湖管廊项目

  5月26日,中国一冶版画家们走进天津公司东丽湖管廊项目部。中国一冶版画研究院作为我国唯一以企业为依托,坚持以版画表现企业的真实情

2021-05-27 21:35

穿越宋代,在四般闲事中品味宋人的精致生活

有人说,宋朝的美学曾领先世界一千年。此言不虚,宋人对于美,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如一叶扁舟,往青草更青处漫溯,又似一路孤行,往悬崖孤

2021-05-29 16:26

京东618汽车品类预售亮眼 自营轮胎下单金额同比增长8倍以上

自5月24日京东618预售开启以来,飙涨的成绩,见证了亿万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其中,京东汽车的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轮胎和机油在京

2021-05-29 16:27

长寿花关联公司注册资本由1.27亿美元增加至8.58亿美元

5月29日上午,财经网产经由天眼查获悉,食用油品牌长寿花的关联公司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变更,由1 27亿美元增加至8 5769

2021-05-29 16:28

生产销售的洋饼干抽检不合格 浙江温岭一家糕点加工厂被罚款5200元

  近日,浙江省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16号)。  台州市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不合格

2021-06-01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