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下班做副业,轻松月入过万?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业余时间玩转副业,以增加收益或实现自我价值。与此同时,五花八门的副业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声称能让人们快速掌握副业技能,轻松赚取高额回报。然而,在这些看似美好的承诺背后,却隐藏着不少陷阱和风险。江苏省消保委指出,“副业培训陷阱”制造了一种“快速致富”的幻想,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秩序和社会信用。
有媒体报道,记者通过扫码报名一家视频剪辑培训课后,进入了一个约150人的微信群。该群内有课程管理人员发的鼓吹多种“变现玩法”的内容。直播课程由一位自称有2000万名粉丝的影视博主讲授,除简单介绍了部分视频平台的推荐规则外,其大部分时间都在“展示”自己通过平台卖货和变现的业绩,宣称“最近的日收入最低一万九”。另一位宝妈参加了一个“淘宝无货源小白训练营”课程,宣传说零成就可以月入上万元。想着有个副业能减轻家庭负担,便花1元报名为期5天的课程。“到课程最后两天,报名老师想方设法哄骗学员报6888元的技能课程,承诺学不会可以复学。”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高速运转,风险越来越不可控,在这样的背景下,副业应运而生。副业是一种灵活的就业方式,能够增加收益渠道,提高自我抗风险能力。“副业培训陷阱”往往抓住消费者急于求成的心理,制造了一种“快速致富”的幻想,从而牟取不正当利益。这些培训机构并没有真正关心消费者的学习效果和成长发展,更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合法权益。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秩序和社会信用。
针对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江苏省消保委表示,一方面要规范培训渠道。引流平台要审核培训机构资质,切断无良机构利用知名网络平台吸引客户的途径。相关部门要厘清引流平台的法律责任,压实平台的主体责任,定期对培训机构的资质、资格等进行审核,及时取缔违法机构。同时,可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公共性技能培训,开辟官方培训渠道。另一方面,消费者要保持平和心态,切勿急功近利,不要轻信“免费试听”和“零基础”的诱惑,仔细甄别培训机构资质,遇到问题及时维权。不随波逐流,而是充分了解自己对副业的诉求,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综合分析考量后再选择副业方向。
5月26日,中国一冶版画家们走进天津公司东丽湖管廊项目部。中国一冶版画研究院作为我国唯一以企业为依托,坚持以版画表现企业的真实情
2021-05-27 21:35有人说,宋朝的美学曾领先世界一千年。此言不虚,宋人对于美,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如一叶扁舟,往青草更青处漫溯,又似一路孤行,往悬崖孤
2021-05-29 16:26自5月24日京东618预售开启以来,飙涨的成绩,见证了亿万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其中,京东汽车的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轮胎和机油在京
2021-05-29 16:275月29日上午,财经网产经由天眼查获悉,食用油品牌长寿花的关联公司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变更,由1 27亿美元增加至8 5769
2021-05-29 16:28近日,浙江省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16号)。 台州市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不合格
2021-06-01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