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发生居民住宅楼内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造成生命财产损失。惨痛教训背后,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值得高度重视。
电动自行车因其快捷、省力、易停车的特点受到市场欢迎。数据显示,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3亿辆,在满足广大家庭需求的同时,更在外卖、快递、共享交通领域广泛应用。但是,因不规范使用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火灾也时有发生。因此,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治理成为公共安全问题。
从车辆强制性国标出台到地方管理条例完善,从各类安全宣讲开展到户外充电桩推广,各级政府对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的治理可谓不遗余力。然而,违规违法使用行为仍屡禁不止,暴露出当前治理的痛点和难点。
一方面,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巨大,交通违法行为受罚概率小且违法成本低,私自解除限速、室内充电等行为也较为隐蔽,管理者执法成本高、难度大。另一方面,车主也有苦衷。部分小区充电桩位置远、接口少,电价高于居民用电价格,且户外充电还面临车辆被盗风险。如何处理好成本与效果、安全与便利的关系,是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治理的关键。
要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充电难题。挖掘居住区内空间潜力,加密充电桩、换电柜等设备,尽快消除无充电设施小区。强化日常维护与巡检,及时修理故障设备、挪移充电完成后仍占用充电位的车辆。用好价格杠杆,通过补贴引导车主户外充电、错峰充电。还可通过规范二手车交易,推广车辆定位器、盗抢险等措施,解决车主对车辆被盗的担忧。
要以科技赋能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目前,各地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查处主要依靠人工巡查、群众举报,具有随机性。可参考当前部分地区试点,在道路增设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抓拍探头,为电池加装充电场景识别芯片,在楼宇电梯内设置车辆识别装置,实时采集违法信息并上传至云端,实现全天候巡查,一站式执法。
要形成常抓共管的社会氛围。部分地区仍存在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监管不力,对群众举报推诿、拖延的情况。善用群众力量,搭建统一违法举报平台。明确物业、街道、消防、公安等各方职责,畅通协调机制,确保对违法者的追责及时到位。同时,在社会层面发挥个案引导、教育警示功能,促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治理走向规范化、常态化。
5月26日,中国一冶版画家们走进天津公司东丽湖管廊项目部。中国一冶版画研究院作为我国唯一以企业为依托,坚持以版画表现企业的真实情
2021-05-27 21:35有人说,宋朝的美学曾领先世界一千年。此言不虚,宋人对于美,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如一叶扁舟,往青草更青处漫溯,又似一路孤行,往悬崖孤
2021-05-29 16:26自5月24日京东618预售开启以来,飙涨的成绩,见证了亿万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其中,京东汽车的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轮胎和机油在京
2021-05-29 16:275月29日上午,财经网产经由天眼查获悉,食用油品牌长寿花的关联公司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变更,由1 27亿美元增加至8 5769
2021-05-29 16:28近日,浙江省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16号)。 台州市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不合格
2021-06-01 10:34